信心者,信受所闻所解之法无疑心也。能深信乐诸法实体,三宝净德,世出世之善根,使心澄静,谓之信心。学道之人,必须具有信心,乃克成办。
佛教词典 > 佛学次第统编 > 正文
【第八识舍时差别】 p0968 成唯识论三卷十页云:阿赖耶名,过失重故;最初舍故;此中偏说。异熟识体、菩萨将得菩提...(术语)殊妙之供养也。秘藏宝钥上曰:八供天女,起云海于妙供。...【痴不善根】 p1440 集异门论三卷六页云:痴不善根者;痴云何?答:谓于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前后际无知,于内无知...(故事)茶香室丛钞十三曰:水经汳水篇注云:汳水又东,迳梁国睢阳县故城北而东,历襄乡坞南。续述征记曰:西去夏侯...(一)为“共”与“不共”之并称。共,即共通之意;不共,则指特殊而不共通之意。关于“共”与“不共”之分别,有下列...亦名:解大界法、大界解法 随机羯磨·诸界结解篇:“解大界法。时诸比丘意欲广作者狭作者,佛言欲改作者,先解前界...(杂语)禅僧之称。着禅衣之义也。...一种倚坐造型之佛像。一般为左脚下垂于地,右脚横叠于左膝上,左手自然下垂,置于右脚踝上;上身稍前倾,曲右肘,右...谓草木、瓦砾、国土等非情、无情亦能成佛。又作草木成佛、非情成佛、无情成佛、无情有性。佛教诸宗中,小乘教无“无...【结加趺坐】 p1175 瑜伽三十卷七页云:何因缘故结加趺坐?谓正观见五因缘故。一、由身摄敛,速发轻安。如是威仪、...异生性者,谓于圣法不得假立异生性。...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日前,笔者就佛教在线《愿天下儿女发起孝心》一书的倡议发起,拜访了佛门泰斗本焕老和尚,聆听本老对我们要孝顺父母...
《阿毗昙论》讲人有八种德能: 第一, 人聪明。你看人能有语言的交流,有符号,你看这么多尖端科学的产生,这么复杂...
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中阐述一心二门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真如门讲性空,生灭门讲缘起,一念心性在般若真空中随...
布施是梵语「檀那」的音译,意译为财施、施颂。即以慈悲心施福利与他人之义。布施原本是佛陀劝导优婆塞等的行法,其...在十八罗汉当中,有一位罗汉眉毛很长,被称为长眉罗汉。长眉罗汉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根据经典的记载,他现在仍在世...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众生对于至极圆顿、唯佛与佛乃能究竟的净土法门,生信尤难。而信在净土法门的修学中又起着关键...
佛陀所说一切法,不离因缘因,就是万物生长的源头;缘,则为帮助生长的机缘。 一如小小种子,含藏着微小的基因,需...以佛教的立场而言,「解脱乐」才是究竟的快乐,而追求解脱乐的唯一道路,就是行菩萨道。然而,很多人把行菩萨道看得...
信心(二)
【佛学次第统编】
上篇:信分(二) | 下篇:信根(二) |
【无生法】 谓真如之理,涅槃之体。以彼远离生灭故也。《楞严经长水疏》八曰:‘真如实相,名无生法。’...
第八识舍时差别
妙供
痴不善根
浮图之始
共不共
摄僧大界解法
禅襟
半跏思惟像
草木国土悉皆成佛
结加趺坐
异生性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本焕老和尚:父母恩德难报一定要报

人有八种德能

省庵大师《四念处颂》略解

放下身心世界,即是大布施
长眉罗汉施神通度吝啬妇人

彻悟大师「十信」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