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法)Iksaṇi,得知他人心中所思之咒术名。俱舍论二十七曰:“有咒术名伊刹尼,持此便能知他心念。”俱舍光记二十七曰:“有咒术名伊刹尼,持此便能知他心念,如他心通。伊刹尼,此云观察。又真谛云:伊刹尼,是论名。是露形外道师所造,翻为观察。此咒从彼所造论为名,故称伊刹尼。”玄应音义二十六曰:“伊刹尼此云占相观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为性不好造诣于他】 p1176 瑜伽七十一卷十四页云:复次由三因缘,为性不好造诣于他。一、性无畏故。二、性高慢故...【诸识所依在根非境】 p1356 俱舍论二卷二十页云:何因识起,俱托二缘;得所依名,在根非境。颂曰:随根变识异,故...【我何当不有我所何当不有】 p0651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二页云:复次我何当不有,我所何当不有者:谓约未来世,于...(人名)二十七贤圣之一。六种阿罗汉之一。恐证果退转而自杀欲入无余涅槃之罗汉也。...(仪式)新筑或修缮佛殿落成时所行之法会也。...(物名)又曰额乌帽子。法师阴阳师等所著用者。又当死人额之三角纸也。...(术语)第一有句。执必有我,即常见也。第二无句。执必无我身,是断见也。第三亦句,执我身亦有亦无,是有无相违见...(术语)六识之一。以眼根为所依而生,了别色境者。随能生之眼根而立眼识之名。三藏法数二十一曰:眼根由对色尘,即...梵名 A?vayuja,巴利名 Assayuja。印度历法十二月中之第七月。又作阿湿嚩喻若么洗、阿湿婆廋阇。相当于我国农历七月...【初地断障证真】 谓菩萨修舍行,于内身外财无所吝惜,由因感果,而登初地,心生欢喜,即断异生性障(性,即凡夫之...(术语)Naya,译曰乘。大日经疏三曰:梵音娜耶,即是乘义道义,谓从一念善根乃至成佛,于其中间一一诸地所乘之法所...晚课蒙山施食仪...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大悲咒修持仪轨...不少女性朋友们都喜欢吃水果,因为水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而且维生素C对美容又有帮助,因此越来越多人吃水果美容。...没有生命,一切希望,皆是空谈;没有生命,一切理想,皆成幻灭;没有生命,一切财富,皆归他有;没有生命,一切权势...
作为一个净土宗人,你可以每一天做一个清洁的功夫,就是你每天打坐都观想: 色毕竟空,无我无我所; 受毕竟空,无我...
【原文】 龙眼 宗伯陆公①寿九十七而嗜龙眼,龙眼遂价贵一方。又吾乡一老叟,寿逾宗伯六载而嗜蒸豚。二老母,一嗜米...
丛林中除设方丈和尚作为僧团的首领之外,还设有四大班首,即首座、西堂、后堂和堂主。他们是方丈的助手,辅佐方丈的...
外在的境界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折射。佛教中说,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我们自身,依报是我们周围的一切环境,包括山...
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示生人间,说种种法,度脱众生,无非为了怜愍我等凡夫,迷昧自心,沉没六道,...
问: 法师您好,弟子在学习导读《复邓新安居士书》这篇文章,您说到儒释道不是一家。弟子有疑问如下,《华严经》说...
伊刹尼
【佛学大辞典】
上篇:伊吾 | 下篇:伊舍那 |
(术语)真如之理体也。界,为所依及所因之义。真如为生圣法之所依所因,故曰法界。唯一无二,故名一也。起信论曰:...
为性不好造诣于他
诸识所依在根非境
我何当不有我所何当不有
思法阿罗汉
落庆供养
纸冠
有无四句
眼识
阿湿缚庾阇
初地断障证真
娜耶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天然排毒的六种水果
信愿法师《生死之解脱》

轮回就是这样来的

积德才能延寿

丛林四十八单执事

对别人产生反感厌恶,是我们过去的恶业所感召

修学佛法,绝不可离开净土法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