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天台于天竺定二十四祖之付法,禅家立二十八祖之传灯。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一)梵语 dharma-jāna。俱舍论卷二十六所列举十智之一。谓缘欲界之苦、集、灭、道四谛之理,而断此等欲界烦恼之无...又称大势至观。即观无量寿经所说十六观之第十一。行者修此一观法时,观想大势至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以智慧...(书名)四卷。明释宗泐如玘于洪武十年冬十月奉诏笺释。十一年七月进呈。太祖皇帝览之,叹为精确。命流布海内,使学...亦名:大众食时应作四相、常住食时应作四相 子题:四相、盗僧祇、僧祇食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萨婆多云,僧祇食时...复有分位同行相应,谓与乐受诸相应法,与苦受不苦不乐受诸相应法。...【伊梨沙掌拏】 此云妒,因见他淫,方有妒心淫起。...(名数)一、如理智,如佛菩萨真谛之理之实智也。或名根本智,无分别智,正体智,真智,实智。二、如量智,如佛菩萨...梵语 pravrtti。(一)意为生起,谓依因缘生起。一般有转起、转生等用语。[成唯识论卷二] (二)使回转、活动、作用,...(仪式)昏晓两时鸣大钟一百八声,自百丈之清规为始。后世略之,有唯于晓时鸣百八声者,有鸣于昏晓者。但元朝之晓,...【有暴流】 p0543 如四暴流中说。 二解 集异门论八卷五页云:云何有瀑流?答:除色无色界系诸见无明,诸余...【宿住随念智加行】 p1023 大毗婆沙论一百卷十三页云:问:修宿住随念智,加行云何?答:施设论说:初修业者,于世...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
死想第一 (人死时心脏和呼吸均告停止,其状可畏) 有爱皆归尽,此身宁久长? 替他空堕泪,谁解反思量? 所爱竟长别...念佛就是消业障。大智度论上有记载:一位菩萨深惧自己业障深重,曾经毁谤佛法,因为谤法罪过一定要堕阿鼻地狱,即使...
进一步谈五浊恶世这种是为甚难。而且,特别谈到五种决定。在这个五浊恶世,我们一定受这个五浊恶世的制约。前面谈到...
问: 关于荤腥的问题,这一阶段都在困扰我。我婆婆也是学佛的,她的处理方法是:先在自己家吃好,再去别人家里,然...问: 师父您好,我学佛以后,与家人的关系搞得很糟糕,我让他们吃素,他们也不听。我很痛苦,该怎么办呢? 大安法师...
佛教素食观的核心内涵 佛教从慈悲观念及业报轮回思想出发,明确提出不得食众生肉。认为一切生命依业受生,前世的生活...问: 初发心学佛,需要善知识引导,善知识的标准是什么?我们怎样辨别真伪? 大安法师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带有...
在我们的菩萨道,你的根本是菩提心,而对菩提心最大伤害的烦恼,就是嗔心! 《菩萨戒》里面说:一个菩萨贪吃、贪睡...
西天二十八祖
【佛学大辞典】
上篇:西天 | 下篇:西天四七 |
【自性灭坏诸行灭】 p0602 瑜伽八十六卷六页云:自性灭坏诸行灭者:谓彼生已,任性灭坏,非究竟住,诸行永灭。...
法智
势至观
楞伽经注解
僧祇食时应作四相
分位同行相应
伊梨沙掌拏
二智
转
百八钟
有暴流
宿住随念智加行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不净观颂
妙莲老和尚:念佛就是消业障

看破五浊恶世,生发厌离心

持戒的人能圆融一些吗
学佛后怎么处理与家人的关系

佛教素食观对于改善生态的巨大价值
怎样辨别真伪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