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四卷。明释宗泐如玘于洪武十年冬十月奉诏笺释。十一年七月进呈。太祖皇帝览之,叹为精确。命流布海内,使学者讲习。宗泐即奉诏刻于京师天界禅林,后如玘又刻于杭之演福寺。末有宋濂题辞。载其事颇详。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诸佛非一非多】 p1354 世亲释九卷十六页云:复以伽陀,显如是义。我执不有故,于中无别依者:谓于世间,我执力故...为“用灭”之对称。有为法之事体皆由因缘而生,于刹那刹那间其体灭亡,故称体灭。成实、唯识宗谓其体灭亡,皆为后生...(术语)五十卷,梁僧旻宝唱等集。就经律二藏中拔粹类聚者。法苑珠林之类。...谓于他财物及所摄受。起贪等贪。执藏防护。坚着爱染。是名恶贪。复有恶贪规他生命。贪皮角等。饮血啖肉。如是二种。...谓佛之音声。盖众生缘有深浅,根有利钝,故于一音之中同听异闻。若是人天根器,则闻佛说五戒十善之法;若是声闻根器...【能施安乐】 p0895 瑜伽三十七卷六页云:能施安乐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说正法时,与听法者,饶益身心轻安...宋代临济宗僧。生卒年不详。西蜀人。出家后,与圆通居讷同行赴蜀,后参谒黄龙慧南,得其心法。历住洪州(江西)上蓝...(术语)Nandikāvarta,译曰右旋。佛之德相也。...(杂名)又云梵夹。刻经文于贝多罗,夹以厚板,以绳结之也。其状类箱,故曰梵筴。愚案夹为筴之误同策。...系下种、调熟、解脱之略称。为佛化益众生之三阶段。下种,谓将成佛之种子播于众生心中。调熟,谓传播教法。解脱,谓...(杂语)谓禅林之旧参也,少丛林之反对。古尊宿三十九智门祚录:所以赵州八十尚自行脚,祇是要饱丛林,又旦不担板。...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龙藏本)...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
《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岂不理当孝养,应当代受?既是父母,何称众生?要知众生二字,佛菩...问: 古往今来求生净土的祖师们,对于念佛是否往生的解释各不相同,但《净土圣贤录》中记载他们都得以往生。既然法...佛陀住在只园精舍的时候,有一位比丘患了重病,因为卧病太久,不能清扫房间,所以他住的房间非常污秽。当他最初有病...曾看过一则故事,美国的林肯总统在选举前,到参议院演讲,当时美国社会存有门户观念,有位参议员出言侮辱他:「林肯...
问: 一念、十念可决定往生,为何要一日三万、五万? 大安法师答: 好,这个佛法的道理、法义,我们一定要圆融的去...
我们佛教的修学,相对于其他的宗教来说,算是比较多元化的。一般来说,我们有八万四千个法门。这么多法门,我们可以...一、务实 对工作及事业不要好高婺远,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看不上;处处表现出不满的情绪。记住,要从小事做...各位,今天很高兴有机会与各位见面,共同研究佛学,可惜我是广东人,不懂讲国语,对于听不懂广东话的朋友,非常抱歉...
楞伽经注解
【佛学大辞典】
上篇:楞伽经义疏 | 下篇:楞伽经宗通 |
(杂语)香花灯明等奉佛之供物也。...
诸佛非一非多
体灭
经律异相
恶贪
一音
能施安乐
上蓝顺
难提迦物多
经夹
种熟脱
饱丛林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梵网经

代一切众生受苦
专修与杂修的利弊得失
佛陀探病
与敌人做朋友

一念十念可往生,为何还要三万五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