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是示俗谛常住之金言,大乘之极说,台家之眼目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于道场知已,导师方便说。”法位者,真如也。住于法位者,谓十界三千之诸法住于真如也。即性具之谓也。故真如常住,世间之相亦常住也。智度论十九曰:“中论说涅槃不异世间,世间不异世间。涅槃际,世间际,一际无有异故。”妙宗钞上曰:“世间常住者,即十界三千。世间一一皆住真如法位,法位常故,世间亦常。”金錍论曰:“无常常住时相续,随缘不变,一念寂照。”随缘者照而无常,不变者随而常住也。然则见世间相之常住而不知无常者,凡夫之牛羊眼也。见世间相之无常而不知常住者,小乘偏空之僻眼也。即无常见常住,即常住见无常者,菩萨之实相眼也。密教以大日经五秘密曼荼罗品:“生住等诸法,常恒如是生。”之文,为世相常住之证文,生住异灭之转变,春夏秋冬之推运,皆是法性自尔之妙用,离佛天人之造作也。可生者生,可灭者灭,是天然之道理,法尔之德业也,故曰常恒如是生。见秘藏记钞十。又秘藏记本谓:“显教中亦于法华经,谓世间常住,譬如水性澄静,是为常住,以风之缘故起波。波即相也,水即性也。风息则波即止而为水,故是依摄相归性而得常住也。依性相差别,则不得谓为常住。故是生灭无常家之喻也(天台之别教即华严宗是也)。密教之说,十界之诸法,皆为如来自受用之境界,是处离生灭无常故不用此喻,别有密教不共之喻。其喻如日月与光明,日月为性,光明为相,此性此相不相离而为本有,是故谓为性相常住(天台所谓性具之三千)。非待归于性而为常住,又譬之四大和合之身,是即体也,手足之屈伸取舍,是即用也,其眼耳等之好丑长短,即是相也。此体相用三者,不相离而各各宛然,故性相共为本有云。”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指日本天台宗所传之密教,以睿山延历寺、园城寺为中心。因别于空海所传之东寺密教(东密),故称台密。日本天台宗系...【无增上慢出离安住心】 p1095 显扬十八卷三页云:无增上慢出离安住心、谓于出世间静虑无色。...(异类)法华经所说十罗刹女之一。十罗刹女共誓拥护持经者。...(经名)六卷,赵宋施护译。金刚界真言之别部。...(杂语)只餐人糟粕之钝汉也。唐代骂人之语。碧岩十一则曰:黄檗示众云:汝等诸人尽是噇酒糟汉。同评唱曰:唐时爱骂...【六识身因缘】 p0305 瑜伽九十一卷一页云:复次由二因缘,说六识身。以内六处为因,以外六处为缘。谓内六处、为彼...又作四种璎珞庄严。据大方等大集经卷一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载,菩萨以持禁戒、修禅定、知圣谛、持善恶等四法庄严法身...(名数)六波罗蜜之略。...(术语)无字之法印也。起生死之关者,以无字之法印。...谓学五蕴。是名学界。...指见道所断十惑中,贪、瞋、痴、慢四惑。俱舍家又称背上使、疏迷惑。见道所断十种惑为:有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楞严经五十阴魔章...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
今天开始我们要讲一些,既然是道场嘛,就是讲一些入道的,带点道气的故事给大家听。先讲一个百食一味的故事。 在佛...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们解释一下。就...
礼拜天,父亲看着那抱怨早餐不好吃的儿子,心想:今天带孩子到哪儿去玩呢?结果,他们既没去那曲径通幽、山回水转的...
佛告比丘:汝等当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执故。又名智杖,彰显圣智故。亦名德杖,行功德本故。圣人...佛陀时代,有两人为莫逆之交,视对方为良师益友,以知识互称。 后来,其中一人因故犯罪被迫逃亡,于是冒着生命危险...
问: 弟子无意中破了五戒的酒戒和食鸡蛋。如果受持不住,能否在阿弥陀佛前舍五戒? 宏海法师答: 首先要明确,受了...
问: 师父好,我的困惑是,都说只要一心不乱专念阿弥陀佛佛号,发清净愿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但是发现念佛堂的多是退...
问: 我已28岁,从出生到现在吃过不少肉,也杀过不少昆虫、小动物,我该怎么做呢?因为现在我还在吃肉啊!不吃的话...
世间相常住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世间具相行 | 下篇:世间难信捷径 |
(术语)由解而修行,未证真如之地前三贤菩萨阶位。...
台密
无增上慢出离安住心
黑齿
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
噇酒糟汉
六识身因缘
四种庄严
六波
无字印
学界
疏迷惑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百食一味的故事

【推荐】一念虔诚皈依的心启动了弥陀本愿

惜福从惜食惜衣做起

出家人的锡杖具有哪些含义
真正的善知识

五戒受持不住能舍戒吗

不废世间法而成就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