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由解而修行,未证真如之地前三贤菩萨阶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天名)Kausika,又曰憍支迦。帝释之姓。杂阿含经四十曰:比丘复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释提桓因复名憍尸迦?佛告...(术语)禅定行之害正道者。如为使役鬼神而修禅定也。止观八曰:得于魔禅,味于鬼法。...誓愿差别者,谓能通达一切有情与己平等,犹如自身誓愿摄益故。...(譬喻)爪甲上之土,以喻受人身者之希也。杂阿含经十六曰:如甲上土,如是众生入道者亦复如是,如大地土如是非人亦...(人名)Vasu,又曰婆蓃,仙人名。婆罗门中始杀生祀天,生堕于地狱,经无量劫,由华聚菩萨之大光明力脱地狱,诣释迦...为我国神话故事与民间传说中之人物。相传生于汉代,年寿甚高,终身未嫁。幼读儒书,及长则勤诵佛经,惟劝世人戒杀、...(术语)行教令轮之身也。诸明王现忿怒之相者。凡一一之佛,有三种之轮身:本地之佛体,为自性轮身,现菩萨之身为正...四种摄藏之一。佛教圣典总摄为经藏、律藏、论藏、杂藏四种。其中,杂藏摄一切菩萨之教行。依增一阿含经序品载,方等...【永害离欲】 p0495 杂集论四卷五页云:永害离欲者:谓由出世间道离欲。...1、指一切有形有相之物质。色有变坏、质碍、示现等义。山河大地,房宅器物,以至有情的肉体色身,及五识所接触的色...【五处常应修作】 p0281 显扬八卷九页云:常应作者:谓诸菩萨、于五种处、常应修作。一、常应修作不放逸行。二、无...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龙藏本)...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问: 弟子是学前班老师,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而且让不信佛的家长不误解为对其孩子进行宗教意识灌输? 大安法师...
下兜率而降神,住世八十其年,令九界众生,彻见本来真面目。睹明星而悟道,谈经三百余会,俾大千佛子,复归原有旧家...且不说,轮回的苦难,就我们此生来说,活在这个世界上,从头到尾,皆贯穿着苦,一个人,一出生,便是啼哭,大家听听...
佛教在我们国家千百年来,随着时代改变,唐宋年间的这些清规戒律差不多都没有了,有也是没有力量。古代的学者都是为...
人的健康是身心的和谐状态,生理和心理同时拥有健康,这只是相对而言,因为几乎世界上就不存在身心绝对健康的人(就...
【若与如理作意相应生时,此闻所熏意识,与彼熏习,久灭过去,定无有体。云何复为种子,能生后时如理作意相应之心?...佛陀想度化一位长者。有一天,佛陀到长者的家门口乞化,长者的家人赶快通知他。长者一听,立即拿出布匹来布施。佛陀...问: 最近想通过佛法治疗多年的重度抑郁症,没想到眼睛也出现严重毛病,看东西出现闪光、黑影、重影等症状,我心里...
解行地
【佛学大辞典】
上篇:解行生 | 下篇:解行发心 |
问云何名取蕴?答以取合故名为取蕴取者,谓诸蕴中所有欲贪。何故欲贪说名为取?谓于未来现在诸蕴能引不舍故,希求未...
憍尸迦
魔禅
誓愿差别
爪土
婆薮
孟婆神
教令轮身
杂藏
永害离欲
色法
五处常应修作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梵网经
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

矜哀三界,出兴于世
人生之苦聚,言而难尽

不管修哪一个法门都要持戒

治疗忧郁症三步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