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如来之教法譬之甘露之雨。涅槃经二曰:“世尊我今身,有调牛良田。除去株杌,唯悕如来甘露法雨。”法华经普门品曰:“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意思。...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于泰始二年至建兴元年(266~313)。略称四不得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内容叙述四位梵志兄弟...杂生种种生物之世界。如娑婆世界,为地狱、饿鬼、畜生、人、天等五趣杂居之世界。[净土论注卷下] p6635...已得无间道。能证不还果。谓此无间证不还果。彼于欲界贪欲瞋恚。由世间道或先永断。于四圣谛。先未现观。今修现观。...初果,即四沙门果中之须陀洹果,乃断除欲、色、无色等三界之见惑,预入圣者流类之果位。须陀洹,为梵语 srota-āpa...子题:僧尼二众结界得互相叉结、僧尼得通结界 行事钞·结界方法篇:“五百问云,大僧与尼通结得,不得相叉。”资持...【诘诤论】 p1248 显扬五卷一页云:诘诤论者:谓诸外道、虚妄推度。...属日本天台宗。位于京都市右京区嵯峨(即爱宕山中腹)。光仁天皇天应元年(781),为庆俊所创建。空也曾住此修行。...梵语 paca tanmātrāni。又作五唯量、五微尘、五尘。为数论学派二十五谛之一科,指从我慢(自我意识)产生之色、声...(术语)观经所说于观法中想佛故,是观想之心即为佛也。观无量寿经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术语)Śila,又云尸怛罗,正译曰清凉,傍译曰戒。身口意三业之罪恶,能使行人焚烧热恼,戒能消息其热恼,故名清...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耶ye 2)南na 无mo 阿a 唎li 耶ye 3)婆po 廬lu 羯jie 帝di 烁shu...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从神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一、修福 (一)福的意义与类别 何谓福?福是指人间富贵寿考,子孙繁盛,身体健康而言。韩非子云:全寿富贵之谓福。...
我们好好的去受持《楞严经》、弘扬本经,到底有什么样灭恶的功德? 我们来看佛陀对阿难尊者的告诫和开示: 阿难!若...
有时候,我们可能心血来潮想要修行,不仅仅是阅读而已,然而在没有任何东西阻碍你,你还是修不下去这是自我因你偶然...
【原文】 阿弥陀佛慈悲愿力,遍周法界,普接众生,作大摄受,不令漏失。阿弥陀佛阴入界①身,遍同法界,普示众生,...
俗话说,人生有三福: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吃亏是福。前两者大家都好理解,第三个,吃亏是福,这个有很多人不明白,...
包袱是一种累赘,总是会在不适当的时刻让你感到无奈和绝望,阻碍人生的修行。如果能够将包袱抛弃,你就能够过得更好...1、真观照。保持秒秒安祥。一日明心见性。灵光普荫人天。 2、勤念佛。念念要生彼国。念到不念而念。弥陀不从他得。...
通智法师,法名寻源,号忆莲沙门,俗姓阮,扬州仪征人,清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初八日生,长大后,相貌端庄,不求功名,...
甘露法雨
【佛学大辞典】
上篇:甘露法 | 下篇:甘露灭 |
禅林中,于开堂祝圣时,侍者插瓣香后,更拈一炷香。或新住持为其本师插香于炉,插完归位后,侍者进前再插一炷香或撮...
一超直入
四不可得经
杂生世界
不还向者
初果二义
僧尼结界相叉可否
诘诤论
月轮寺
五唯
是心是佛
尸罗
【大藏经】大悲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文珠法师《修福修慧修净土》

受持弘扬楞严经的真实功德和意义

你的人生很多时候是浪费在闲扯淡上

阿弥陀佛怜念众生,生生世世不相舍离

吃亏是福,有着深刻的哲理在其中

抛弃阻碍人生道路的包袱
高雄文殊讲堂清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