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如来之教法,譬之甘露。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我为世尊,无能及者。安稳众生,故现于世,为大众说甘露净法。其法一味,解说涅槃。”佛地论三曰: “如来圣教,于诸外道一切世间邪劣教中,最为真实殊胜清净。犹如醍醐,亦如甘露,令得涅槃永不死故。”注维摩经七:“什曰:佛法中以涅槃甘露,令生死永断,是真不死药也。”无量寿经下曰:“犹如大雨,雨甘露法润众生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又作一水四见。谓对于同一境界,由于见者心识之不同,故其所观之境亦大异其趣,如鬼、畜生、人、天同见一水,鬼见是...(一)谓世间有四种不可能达成之事,即:(一)常少不可得,无法达到常为年少之愿望。(二)无病不可得,无法达到永保健康...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六愿。即愿净土无讥嫌恶名,故又称无诸不善愿。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八上):“设我...谓不善身语业。心心所法。不相应行。是名不善界。...初夜所诵之偈。善导往生礼赞偈载,当初夜(今午后八时顷)时,诵无量寿经中之礼赞偈,作二十四拜,且应诵(大四七·...亦名:破戒受施必感现报或无此相为有生报 子题:条例、宪章、二醉象、黑白二鼠、四蛇、三龙 资持记释云:“明损中,...【愧财】 p1248 集异门论十六卷十四页云:云何愧财?答:如世尊说:有住愧者、于可愧耻恶不善法,有诸杂染,能感后...(一)月之别名。以月圆如轮,故称月轮。俱舍论卷十一载,月轮之直径长五十由旬,其下由颇胝迦宝水珠所成,能冷亦能照...论义之称。论义时,有问者五人,讲师一人,每一问者初问之题称为业义,次问之题称为副义;合五问者之业、副各二问,...(术语)事理不二云即,事理差别云离。天台宗以此分别别圆二教之浅深。指要钞下曰:今家以即离分于别圆。...【二种游爱行路果相差别】 p0045 瑜伽八十六卷十四页云:复有二种游爱行路果相差别。一、心差别,二、身差别。...佛说弥勒下生经...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龙藏本)...
学道之门别无奇特,只要洗涤根尘下无量劫来业识种子。汝等但能消除情念,断绝妄缘,对世间一切爱欲境界,心如木石相...
问: 请问法师,有哪些方法可以很实效地入佛知见? 大安法师答: 释尊一代时教之本怀,正是欲令我等众生入佛知见。...
信愿这两个字,对于我们现在的众生来说,也不是很容易的。 首先至心,至心就是至诚心,念佛求生净土这桩事情,厌离...问: 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体恒法师答: 出家就是脱离世俗的身份,进入僧团的组织。僧团是一个以出离生活为基本特征...久远以前,有五位沙门在波罗奈国的深山中隐居修行。这座山地处偏僻,离城有四、五十里之远,比丘们每天到城里乞食,...1、不贪名闻利养:名利心是苦,平常心是道; 2、不在身体上下功夫:身为苦本,法性常乐; 3、不陷入人情世故:人情...一个人禅净双修的心态,他对人生跟我们一般人不太一样,一个有安住在不生灭心的人,他人生不是来受用的。 你如果是...一、法不契机、择法不当: 三藏十二部部部是经典,八万四千门门门通圣道;药无贵贱,中症者良;法无优劣,契机者妙...
甘露法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种甘露 | 下篇:甘露法雨 |
禅林用语。原指真正之珍宝即在自家之中;禅林中,转指开悟之大事最重要关键乃在于本具之佛性,若不明此理,反而向外...
一处四见
四不可得
离讥嫌名愿
不善界
初夜偈
僧尼破戒而受利养为向地狱
愧财
月轮
五问十题
即离
二种游爱行路果相差别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洗涤无量劫来的业识种子

有哪些方法可以很实效地入佛知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