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对于邪说而言。又对于傍说而言。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心心所法应有四分】 p0357 成唯识论二卷十七页云:又心心所,若细分别;应有四分。三分如前。复有第四证自证分。...问识蕴何相?答了别相是识相,由此识故了别色声香味触法等种种境界。...子题:尼不许独居兰若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说四依中,树下依者,非兰若中;尼轻易陵,不行此教;何妨余树得受头...(名数)凡大乘菩萨之行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之五十二位,华严经等所说也。天台以之为别...指禅林六职务。唐代以后,禅林诸大寺掌管僧众杂事、庶务之主要职务有六种,即都寺、监寺、副寺、维那、典座、直岁等...(天名)又曰器酒天。胎藏界外金刚部众之一天。手把酒器。见胎曼大钞六。...(地名)国名。在北印度。都城傍有大伽蓝,僧徒数百,并学大乘。昔最胜子论师于此作瑜伽师地论释。又为贤爱论师,德...(名数)经中说四有为法,又说三有为相,三有为相者:一生相,二住异相,三灭相也。此中第二之住异相,俱舍论有二说...亦名:齐整着内衣戒释名、着内衣戒释名 子题:涅槃僧、西土裙法、裙法 资持记·释释相篇:“名云 涅槃 僧 者,此云...【迷惑】 p0943 瑜伽十三卷十七页云:云何迷惑?谓四颠倒。一、于无常计常颠倒,二、于苦计乐颠倒,三、于不净...又作受重法得、八法得、师法得、敬重得、敬得、八不可越得。乃比丘尼得具足戒十缘之一。尼众依八敬法(尼百岁礼初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
佛说:过去,有一个鹿群,有数百只鹿,因寻逐水草而接近都邑。有一次国王出外狩猎,鹿群被追逐奔散。一只怀孕的母鹿...
佛说阿弥陀经精华 ☆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令现在说法。 ☆ 其国众生。无有...过去,佛陀曾在波罗奈国的鹿野苑弘法。一日,佛陀于入城托钵的途中,在祠庙边遇到一位内心起了贪念的比丘,佛陀告诉...
在斋堂里,不可在中堂走动,保持安静,关闭手机,端身正坐,翻开碗。(图五、图六) 首先将桌上的碗靠近桌子的外沿...
初发心的菩萨,大菩提心虽然发起来了,但是他还是业力凡夫,烦恼还没有断,无生法忍还没有得到,神通、智慧、力量还...在一次法会上,唐肃宗向南阳慧宗国师请示了很多问题,但禅师却不看他一眼,肃宗很生气的说:我是大唐天子,你居然不...有位长者不但家财万贯,心地也很善良;他觉得与其只有自己享受庞大财产,不如帮助大家都衣食无缺,因此大开善门,对...
一鬼问言。我有一夫。而畜多妇。我应直宿。而不见纳。何罪所致。 答言。汝为人时。不敬夫主。邪淫无礼。今受花报果...
正说
【佛学大辞典】
上篇:正语 | 下篇:正尽觉 |
【毗卢遮那】 辅行曰:此云遍一切处。烦恼体净,众德悉备,身土相称,遍一切处。唯识论云:一自性身,谓诸如来...
心心所法应有四分
识蕴
尼四依法
六即
六知事
器手天
钵伐多
三有为相
齐整着涅槃僧戒释名
迷惑
八敬得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佛说鹿母经

净土五经精华摘要
摄诸根得离苦

寺院过堂仪轨及意义

初发心菩萨应先求生净土
虚空眨眼
乐善好施的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