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派)佛部之异名也。大日经疏六曰:“正遍知部三昧门。”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凡二卷。日僧荣西(1141~1215)录。本书系依中、印饮茶之风,援引尊胜陀罗尼破地狱法之秘钞、尔雅、茶经等书,说明...【身受与心受差别】 p0679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五卷十一页云:问:此中何者名身受?何者名心受?答:若受、在五识...位于河北宛平县西北翠微山。始建于唐代,辽金时为一大名刹,元时改称平坡寺,明洪熙元年(1425)重建,改称大圆通寺...(术语)厌世间,求出离也。止观五曰:设厌世者,玩下劣乘。攀附枝叶,狗狎作务。敬猕猴为帝释,宗瓦砾是明珠。此黑...【尼波罗国】 p0534 西域记七卷十九页云:尼波罗国,周四千余里,在雪山中。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山川连属,宜谷...(术语)胎藏界曼陀罗十三大院之第一院也。在曼荼罗之中央,有八瓣莲华开敷之形,是乃凡夫肉团心之开敷也。其中台有...邪,指邪曲;正,指中正。一切法,随顺自性清净藏者,称为内、为正;若诸法违逆此理,则称为外、为邪。邪与正对称,...【清净鲜白】 p0959 瑜伽十二巻十七页云:清净心者:谓与舍念清净相应。超过下地诸灾患故。鲜白者:谓性是善。自地...禅林用语。又作吞吐不下。不得,即不能。乃用以形容处境之尴尬、难堪;犹如口中含物,既无法吞入,又吐之不出,万般...亦名:无场大界一标两相、大界一标两相、一标两相 子题:一标、两相、二绳别住 行事钞·结界方法篇:“问:‘一标作...(术语)界为界别之义明其为极乐之净土,非在秽土之限界者也。...大方广佛华严经...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礼佛大忏悔文...引言:不伤害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害人者必害己。 这个世上,有人出卖体力,有人出卖知识,有人出卖朋友,有人出卖尊...梦窗国师有一次搭船渡河,当船正要开航离岸时,有位带着佩刀拿着鞭子的将军,大喊道:等一下,船夫!载我过去!全船...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
《佛说离睡经》前半部分乃述目犍连尊者独自在寂静处经行,不堪睡魔引诱,昏昏欲睡时,佛陀即以三昧力得知,便现其前...
一般守五戒的佛教徒,尤其是净宗的同修们,一定会深自庆幸守身如玉,以对配偶的忠实而引以为荣。当然,想要往生西方...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从战俘营逃出来的人,战后去拜访同窗的难友。 他问难友:你原谅那些残暴的家伙了吗? 难友说...
《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佛说无量寿经》在隋唐之际称为净土三经。然而又出现了净土四经,这是清朝有一位...
末法行人,如我们者,比魔外的本领也比不上。《楞严经》说:色阴尽者,于其身内,拾出蛲蛔,身相宛然,亦无伤毁。于...
正遍知部
【佛学大辞典】
上篇:正道 | 下篇:正像末 |
【四魔】 p0400 瑜伽二十九卷二十一页云:当知诸魔略有四种,魔所作事有无量种。勤修观行诸瑜伽师,应善遍知,当正...
吃茶养生记
身受与心受差别
香界寺
厌世
尼波罗国
中台八叶院
邪正
清净鲜白
吞吐不得
摄僧无场大界一标两相
极乐世界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人最宝贵的就是良心
将军的忏悔

念佛的真正功德

《佛说离睡经》十种离睡之法

高僧大德对夫妻情爱的开示
跨越心灵的栅栏

净土五经格局的由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