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派)隋嘉祥扩张三论以前,诸师多研学四论,故从世称之为四论宗。非别有四论一宗也。嘉祥于四论中特取中,百,十二之三论,于三论玄义述八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谓内之六根无神我也。天台仁王经疏中曰:内空者,六入无神义。...【点了】 p1421 瑜伽八十三卷十页云:点了者:了知分别体故。又云:点了者:了知自相故。 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十六页...(1824~1889)朝鲜禅僧。湖南玉果县(全罗南道宝城郡)人,俗姓李。初名奉闻。号雪窦。自幼聪慧,娴习儒典。十九岁...为后代师家所撰述之著作。即后世师僧之撰述、注疏等,而与佛所说之经、菩萨阿罗汉所造之论相对称。 p4099...指将布施之物供于佛前。下,意为安下、安奉;[贝*亲],为梵语 daksīnā(达[贝*亲])之略称。所施为财宝类时作“[...通,自在无碍之义。诸通,指佛、菩萨、外道、仙人等所得种种自在无碍之神通。有五通、六通、十通之别。[大乘义章卷...(术语)对于违自顺他而言。谓违背他性而随顺自家之本性也。起信论义记卷中解心生灭门之下,就随缘真如与成事无明,...【正解脱及正智】 p0505 俱舍论二十五卷十七页云:经言学位,成就八支,无学位中、具成就十;何缘不说有学位中有正...【点慧第一与敏捷第一差别】 p1421 发智论十八卷十七页云:如说我弟子中,因儒童黠慧第一,婆呬迦等敏捷第一。此二...梵语 dvitīya-dhyāna。乃色界四重禅定之第二重,摄内等净、喜、乐、心一境性四支。心一境性为二禅之自性支;内等...(书名)天台智者之维摩经玄疏六卷,世称净名玄。...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礼佛大忏悔文...过去,有一长者专门将牛乳熬煮成香醇味美的酥油出售,瓶瓶的酥油皆贮放于阁楼之中。有一回,长者取完酥油后,未将瓶...
昔日,于波罗奈都城,有梵与王治国。那时,释迦菩萨投生为鹌鹑,与几千只鹌鹑朋友,同住在大森林里。 当时,有一位...在平常的意识形态中,每个人都幻想着以为自己是很巨大,很少有人觉得自己很渺小。特别是趾高气扬的年轻人,那些自以...
我们学佛是为什么?是真为生死来学佛。对于佛教徒来说,他面对的,就像沙门者,学死者也。沙门,修道的人,就是学这...
一般的人,特别是对于有文化程度的人,一接触佛教,就恨不得把三藏十二部全都读遍,博览、多闻,这是他读书人的本能...问: 斋跟素? 梦参老和尚答: 吃素就是不吃荤,不吃葱、韭、薤、蒜,不吃肉;吃斋不是,斋是过午不食。持八关斋戒...问: 女性学佛之后是不是不能打扮了? 法霞法师答: 一些女众学佛后认为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即可,从而不注意形象,...◎ 以我(虚云老和尚)的愚见,最好能专读一部《楞严经》,只要熟读正文,不必看注解,读到能背,便能以前文解后文,...
四论宗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论 | 下篇:四节 |
【因依诸定蠲除四轭】 p0595 瑜伽十九卷十二页云:谓如有一、已入有学位,未离欲界欲;依初静虑,熏除欲界诸恶...
内空
点了
有
师释
下嚫
诸通
违他顺自
正解脱及正智
点慧第一与敏捷第一差别
二禅
净名玄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信心铭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放逸的祸害

【推荐】争吵是灭亡之源
圣严法师《地观》

真为生死来学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