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增一阿含经十八曰:“今有四法本末如来所说,云何为四?一切诸行无常,是谓初法本末如来所说。一切诸行苦,是谓第二法本末如来所说。一切诸行无我,是谓第三法本末如来所说。涅槃永寂,是谓第四法本末如来所说。”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仪式)供养释尊舍利之法会也。舍利有生身法身之二种。...【奢摩他】 此云止。涅槃经云:奢摩他,名为能灭,能灭一切烦恼结故;又名能调,能调诸根恶不善法故。又曰寂静...【重粗恶语】 p0869 瑜伽六十卷三页云:复次若于父母、及余师长,发粗恶言;由事重故,名重粗恶语。或以不实不...(名数)一、法性土,如来清净法身所依之土也。以真如为体,然此身与土无差别,不变不迁离相寂灭也。二、实报土,如...指无利他之念,唯图自身之利益者;即抱持独善其身主义者。故俗称仅自理一身,不顾大局者,为自了汉。宗门或禅林中,...又作表色。受戒时,表之于身、口之作业,称为作戒;反之,领纳于身内之业体,则称无作戒,或称无教。[四分律删繁补...(物名)兰干之横木,谓之栏,竖木谓之楯。阿弥陀经曰:七重栏楯,七重罗网。...又阿罗汉比丘于三世所知事,不能起心即解故智见有着不能一切悉解,故智见有碍,如来于三世境暂起心时即遍知一切,是...【四十四智事】 p0450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卷十三页云:云何四十四智事?谓知老死智,知老死集智,知老死灭智,知趣老...(术语)天台之用语。上自佛界,下至地狱界总有十界,十界之性各具十界,故相乘而为百界,其百界一一具如是相乃至如...以明代永觉元贤(1578~1657)禅师为宗祖之禅宗派系。明末清初之际,元贤住福州(福建)鼓山涌泉寺,大扬曹洞宗之禅...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晚课蒙山施食仪...心能做福,心能做恶,心能做天堂,心能作地狱,心是一切罪福种子!正所谓相由心生,境随心迁就是这个道理吧!一个人...
道德首要做人基,学是成就功德地,耐得人事多历练,心平气和成大器。 有年轻人来访,言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我说:...
1.生平 彻悟大师(公元17411810年),讳际醒,一字讷堂,又号梦东,京东丰润人,俗姓马。大师幼而颖异,长喜读书,经...莲池大师曰: 专持阿弥陀佛名号,优胜持往生咒;亦胜持余咒,亦胜一切诸余功德。胜持往生咒者:持咒三十万遍,则见...
出家人当然会有一些水平上的问题;有一次,我听了很难过,有居士来,到我的前面,他在某某地方,我们不讲,师父!我...
居士经商,既无大劳,又极自由,正好依佛法行事。 在家佛弟子经商,当然也非常辛苦。在这里是什么含义呢?既无大劳...
问:大士寻声救苦,是救于果者也,何以世间仍有许多苦恼,不蒙垂救耶? 答:佛菩萨之垂训,在使众生自己明白苦因,...
当你发现一切事物都是不完美时你会想要出离,心会变得无动于衷并会寻求出离之道。出离心是来自于发现事物的本质,如...
四法本末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法不坏 | 下篇:四法界观 |
【灭】 p1211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二页云:云何第一名灭行相?谓于永断烦恼灭中,正观行相。 二解 瑜伽四十六卷...
生身供
奢摩他
重粗恶语
五所依土
自了汉
作戒
栏楯
智见无著无碍
四十四智事
千如是
鼓山系
【大藏经】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人是自己观念的奴隶

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到的工作不想做

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
念阿弥陀佛的利益

今天起傲慢心不敬佛法僧,你伤害到了谁

居士经商不得贩卖刀网等伤生之具

世间有许多苦恼,佛菩萨为何不蒙垂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