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有三经,一佛说大乘四法经,一卷,唐地婆诃罗译。说菩萨所修之四法。二佛说菩萨修行四法经,一卷,同人译。与上经义同而文稍异。三大乘四法经,一卷,唐实叉难陀译,说种种之四法。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开三教之渐教,而显一乘之顿教也。...(术语)谓心之发动也。大日经疏七曰:随种种乐欲心机,以种种文句方言,自在加持,说真言道。文句七曰:事似先迷,...(术语)是金刚界之现图曼荼罗也。东方为正面,第一会置中央,自东面右旋而置八会,合为九会。第一会乃说大日如来以...万法指一切诸法,即一切所有存在(者)之总称;“一”为不二之义;“如”为不异之义。一切诸法皆由因缘生起,故无常...【殊异】 p0945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一页云:或殊异者:因相差别故。...(术语)Upāya-pāramitā,方便度之义,十波罗蜜之一。沤波耶为方便,波罗蜜为到彼岸(即度)之义。以善巧方便令...(物名)又作犍茨,健支,建镃。译曰浅铁钵。铁钵中之小钵也。别名鐼子。应量嚣中累三个小钵,自大至小。总名鐼子。...天人将要死时,即出现五种的小衰相,或五种大衰相。...(人名)玄素之法嗣。始驻锡于径山。唐代宗大历三年诏使至阙。召对叶旨。赐号国一。辞归本山。德宗贞元八年寂。寿七...【三种三界二出离界】 p0213 瑜伽九十六卷十一页云:复次由四因缘,当知建立三种三界,二出离界。云何为四?一者、...【无记心入涅槃】 p1078 俱舍论十卷十七页云:虽说死有通三性心;然入涅槃、唯二无记。若说欲界有舍异熟;彼说欲界...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寒山是唐代著名的和尚诗人。他的诗大多富有禅理,令人回味无穷。其中,有一首是这样的:有人辱骂我,分明了了知。虽...佛门僧侣,素有苦行僧之称,他们生活虽清苦,但长寿者比比皆是。究其原因,除了清心寡欲外,还在于佛家从古到今积累...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佛说无量寿经》...烦恼浊,称为五钝使,就是它比知见上要迟钝一点,但也是驱使我们到六道轮回的要素。这里就是贪、瞋、痴、慢、疑。贪...须菩提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他豁达自在,被众比丘敬佩。但也有人对他冷讽热嘲,说他没有什么了不起。 一些比丘听...1.生平 截流大师(公元1628一1682年),讳行策,清初顺康间人。俗姓蒋,父亲名叫全昌,乃宜兴老儒,与憨山大师是朋...佛陀最初的侍从 目前大部分寺院的大雄宝殿的中央,莲座上佛陀圣像的旁边,总是左面站著大迦叶,右面站著阿难陀,但...有口若哑,有耳若聋。绝群离俗,其道乃崇。《西方确指》 绝群离俗,一个修道人一定要念念回光返照,回归自性本源。...
四法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法施 | 下篇:四法不坏 |
(1114~1173)宋代曹洞宗僧。磁州(河北)人,俗姓武。幼习儒典,八岁出家,十九岁从寂照庵之祖荣学禅,年二十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