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十卷十七页云:虽说死有通三性心;然入涅槃、唯二无记。若说欲界有舍异熟;彼说欲界入涅槃心,亦具威仪异熟无记。若说欲界无舍异熟;彼说欲界入涅槃心,但有威仪而无异熟。何故唯无记得入涅槃?无记势力微,顺心断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日僧源空所选我国净土教祖师昙鸾、道绰、善导、怀感、少康等五人之画像。相传此画乃应源空之希望,而由重源来宋请至...(术语)梵语Virya,心所名。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令心勇悍之精神作用也。与精进同义。俱舍论四所谓:勤谓令心...谓一乘教为大乘教之极理。盖一乘之法,无二无三,为了义之说,故谓极唱。又指持名念佛,求生极乐之弥陀教法,如佛说...(术语)法华经四一之一。一切之诸行尽归成佛之一行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同品曰:诸有所作...亦名:掩腋衣法、上狭下广衣法 资持记释云:“祇支中,注文翻名,即据下律文,从相为名。前翻掩腋,颇得其实。……...有二义:(一)谓无数珍宝积聚一处。大宝积经卷八十一(大一一·四六六上):“一一宝聚高一由旬,出大光明照彼世界。...(1320~1376)高丽禅僧。岭南宁海村人,俗姓牙。原名元慧,号懒翁,世称懒翁慧勤。所居之室,称为江月轩。二十岁,...(术语)二谛之一。对于世俗谛之称,又云真谛、圣谛、胜义谛、涅槃、真如、实相、中道、法界、真空等,总以名深妙之...或分为四种业报。 一、现报 现报者,谓今生作极善恶之业,即于今生现受善恶果报也。 二、生报 生报者,谓...凡教义之宣布、仪式、行事之内容等皆相同者,即同属一宗派,如寺院、教会或其他宗教团体。又作宗门、宗旨。佛世时,...为法华经所说之火宅喻故事。据法华经卷二譬喻品载,火宅中之诸子,出宅外向长者求车;藉以比喻众生厌离生死,而愿求...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
我们讲到五蕴的主人,藕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他曾经对我们修行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我们要先知道一个事情,流转...
世界上人由少至老,都离不了衣、食、住三个字,这三个字就把人忙死了。衣服遮身避寒暑,饮食少了就饥渴,若无房子住...清朝有一位东瓜和尚,名没有传下来,不知什么名字,喜欢吃东瓜,人们就称他东瓜和尚。 他是杭州人,在华严庵出家,...福报,是佛家用语。福报是果,因在于修。福报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修得来的。 南怀瑾大师在十一岁上遭遇了一件奇特...
史略 密宗又称真言宗。以大日如来所说的《大日经》为一切如来秘密之教。大日如来所说此教后,上首之金刚萨埵,以所...病与魔皆由宿业所致,汝但能至诚恳切念佛,则病自痊愈,魔自远离。倘汝心不至诚,或起邪淫等不正之念,则汝之心全体...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和尚去挑水,却发现水缸怎么都装不满,他就想也许是桶太小了,于是换了一只大桶挑。可是,他...六字洪名人人能念,个个可念,方法极简易,而念佛原理却深邃浩博,乃佛果觉境界,极平常极玄妙,超出众生的思量,兹...
无记心入涅槃
【法相辞典】
【无记心入涅槃】 p1078
上篇:无明轭离系 | 下篇:无明所缘殊胜 |
【非一界智】 p0714 瑜伽八十三卷六页云:若能了知十八界者;名非一界智。...
净土五祖像
勤
一乘极唱
行一
僧祇支法
宝聚
慧勤
第一义谛
四种报
宗派
求车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三界中到底是谁在流转

出家人不能和俗人一样,光为这三个字忙
终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
福报要省着点用(南怀瑾老师的故事)

各宗要略——真言宗
病与魔皆由宿业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