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六卷十一页云:复次由四因缘,当知建立三种三界,二出离界。云何为四?一者、外不出离而出离故。二者、内不出离而出离故。三者、非毕竟出离,而出离故。四者、无增上慢故。当知此中,用外五妙欲贪为缘,建立欲界。即由此界出离义故;建立色界最初静虑。由寻、喜、乐出离义故;建立此上三种静虑。由色有对种种姓想,出离义故;建立空无边处所摄无色界。由空、识、无所有想,出离义故;建立此上所摄无色界。如是外处不出离出离义故,当知建立三界差别。又色界中,具足六处,内处圆满。无色界中,五有色处,皆已超越。唯余意处。于灭界中,一切六处,皆已超越。如是内处不出离出离义故,当知建立余三种界。又色界中,非是毕竟出离欲界。无色界中,望于色界,当知亦尔。若诸有为,皆悉寂灭;当知是名毕竟出离。如是非毕竟出离出离义故;当知建立三界差别。无增上慢者:谓由遍知,当知建立五种六种诸出离界。如三摩呬多地,已办其相。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种子曼荼罗也,是四曼中之法曼。大日经疏十三曰:若弟子财力丰赡堪能广办者,师即当作画色像之坛,为示本尊...凡十二卷。龙树集,宋代日称等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内容辑录能成就福德覆身之诸正行法。多引用佛说,并列举佛...乃依他苦而行布施以成福业者,共有七种,称为七有依福业。即:(一)施于客人,(二)施于行人,(三)施于病人,(四)施于...(譬喻)言人意驱逐于外境不住于一处,犹如奔马也。慈恩传九曰:愿托虑于禅门,澄心于定水。制情猿之逸躁,絷意马之...据正法念处经卷三十九载,人初生天时有五种相,即:(一)光明覆身相,谓光明覆身而身无衣物,若起羞惭之念,不欲令他...乃日本平田笃胤所撰。本书原预定编成二十五卷至三十卷,然尚未完成。今仅存一至八卷,及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等三...(杂语)斥散乱之智慧为狂。观音玄义上曰:若定而无慧者,此定名痴定。譬如盲儿骑瞎马,必堕坑落堑,而无疑也。若慧...又名暖位,此位将发见道之无漏智,先生相似之解,如火之将发,先有暖相,故称暖法。俱舍论颂疏说:此法如暖,立暖法...安世高,可说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他本名清,是安息国的太子,博学多识,信仰佛教。当轮到即位的时候,他让位给叔父...谓有一类。若亲教亲教类。轨范轨范类。及余随一尊重可信。往还朋友。如法告言。汝从今去。勿坏身业。勿坏语业。勿坏...(衣服)又作挂落,挂罗。小袈裟名。本由支那之禅僧而起,今日本之净土宗亦用之。挂络者挂而络于身之义,单名挂子,...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礼佛大忏悔文...
佛教把贪、嗔、痴名为三毒,三毒于人乃致命的三害。此中,嗔,就是指动不动生气、愤怒。生气乃至愤怒,是很有害身心...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遇佛授观,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人如果活在希望中,就能够产生活力;如果活在绝望中,就很容易失去求生的意志。因此不管有没有崇高的理想,希望是人...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虽然他的终极关怀是出世间法,然而佛陀却是这样地关顾世间,要我们念佛行人从孝养父母开始。...
蕅益大师的时代是在明末清初,他是我们莲宗的九祖,也是整个中国佛教史上非常杰出的一位祖师。他有一个字号就叫做西...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同时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时必备的一种信物。 今天,很多喜欢时...问: 请问师父,念佛如何达到得定、开慧? 大安法师答: 其实你在老实念佛的当下,就是在修止观。你念名号,你就不...
相好凡夫皆具足 六通无碍异常伦 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我等凡夫自性也是具足的。是由于阿弥陀佛的法身是以众生...
三种三界二出离界
【法相辞典】
【三种三界二出离界】 p0213
上篇:三种诸行流转差别 | 下篇:三种真实增上生道 |
亦名:突吉罗篇诸戒伽蓝内外通犯 资持记·释释相篇:“(众学篇)已前诸戒,(戏笑戒已前)并谓入聚落中乖越威仪,...
字坛
福盖正行所集经
七有依福业
意马
始生天有五种相
印度藏志
狂慧
暖法
安世高(约二世纪)
不恭敬
挂络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谁愿作阿修罗呢

当淫欲心在活动时,你要回光返照
【推荐】圣严法师《怎样才能成功》
比佛更大无上福田

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
佛珠的含义
念佛如何得定、开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