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四句者如四句偈文,四句分别,四句推捡是也。四句偈文如诸行无常等偈。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八灾患之略。...为无为解脱之对称。又作无学支,即与无学阿罗汉正见相应之胜解。此胜解为心所有法中十种大地法之一,故称有为;以此...(本生)贤愚经大施抒海缘品曰:摩诃阇迦樊,译言大施,又云能施太子。昔释迦佛为大施太子时欲赈国人,入海求如意珠...又称佛心宗、达磨宗、无门宗。指以菩提达磨为初祖,探究心性本源,以期“见性成佛”之大乘宗派。中国十三宗之一,日...【总报别报】 总报与别报之并称。为唯识宗所立教义之一。第八识之果,称为总报;前六识之果,称为别报;二者合称总...子题:净士 戒本疏·十三僧残法:“坌污净士,名曰污家;过与理违,名为恶行;举过显众,名之为摈;无罪横加,名谤...(名数)唯识枢要,唯识了义灯,唯识演秘也。唯识枢要辩成唯识论中之要义,唯识了义灯破圆测之邪义,唯识演秘解唯识...【无散乱转变】 p1073 辩中边论下卷六页云:此中六种散乱无故;名无散乱。六散乱者:一、自性散乱。二、外散乱。三...(名数)在释尊之右方,表胎藏界三部之众德,而立三佛顶。大日经一曰:于毫相之右,复画三佛顶。初名广大顶,次名极...(譬喻)法华三轨中譬慈悲为如来之室。法华经法师品曰:如来之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慈悲心是也。...(术语)六度之一。受持戒律而不犯触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持戒清洁,如净明珠。维摩经佛国品曰:持戒是菩萨净土。地...《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印光大师校印本)...
真正的佛化家庭是什么,佛者觉悟,是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觉悟。 觉悟表现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佛化的家庭很多人都...
自在是思惟修得来的,思惟修就是观,你这样做就是观自在,他这样做就是观自在;不观,你是自在不了的,不观不自在。...因果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规律。有一个农民在春天的时候,播种一粒冬瓜子,到了秋天的时候,它竟然结出了一个南瓜。你...小学四年级时,孙红雷得知,家里要推迟两个小时吃晚饭,因为母亲下班后,要去捡破烂贴补家用。一天,母亲轻言细语地...
当大家念经或者拜忏的时候,心总不能够跟法、佛融合在一起。我跟很多道友谈过,当你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你是不是观想...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秦国随处可见。那些...
志公禅师即宝志禅师(公元418年514年),南北朝齐、梁时僧,又称宝志、保志、保公、志公。俗姓朱,金城(在今陕西南...佛陀的苦行因缘 每个人与生具来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会分辨不清、错失良机,因而招来很多...
四句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化法 | 下篇:四句分别 |
(一)指三种恶觉。又作三不善觉、三恶觉、三界。乃凡夫所具三种障碍禅定之恶觉。即:(一)欲觉,又作贪觉,对世间可贪...
八灾
有为解脱
大施太子
禅宗
总报别报
污家摈谤违谏戒释名
唯识三个疏
无散乱转变
三佛顶
慈悲室
持戒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真正的佛化家庭是什么

你要常常这样想,我相就没有了
相信因果忏悔罪业
孙红雷:母亲靠捡垃圾把我养大

念佛的时候,你有没有做这样的观想
习惯绑住了大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