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名)属于十方僧之物件,如寺中之饭米是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公案)世尊一日升法座,文殊白槌曰: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见碧岩九十二则,从容录第一则。白槌者...【心解脱贪瞋痴】 p0355 大毗婆沙论二十七卷十四页云:如世尊说:心解脱贪瞋痴。何等心得解脱?有贪瞋痴心耶?离贪...(一)指佛法灭亡。与所谓三宝灭、经道灭尽、白法隐滞等相同。即如来入灭后,其教法经历正法、像法、末法三时,次第渐...(职位)供头行者之别称。见象器笺八。...【待众缘】 p0888 此种子六义之一。成唯识论二卷十四页云:五、待众缘。谓此要待自众缘合,功能殊胜,方成种子...凡五卷。华岳玄伟编于唐代光化二年(899)。又作玄门圣胄集。本书系收集宝林传(成立于唐代贞元十七年)以后禅宗传...(杂语)印度之敬礼法。以右膝与右指尖著于地,使右股在空。又竖左膝于上使左足跖著于地也。是亦曰互跪。归敬仪下曰...据华严经疏卷八所载,器世间之说法有下列三义:(一)约通力说,约,即依之义。谓佛以神通力,令诸世间无情之物皆能说...(杂语)一次把住,一次放行也。是为师家应学人机根之活手段,把住者抑学人,放行者纵学人。一放之时,森森罗列。一...惭与愧。惭是对自己德学浅陋,常怀惭念而生善;愧是怕自己作恶受人讥评,生愧心而止恶。...三国时代魏之文人,为魏武帝第三子,文帝之弟。字子建,谥号“思”,故称陈思王。十岁能属文,以其文才横溢,为武帝...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龙藏本)...
一方面,佛教认为一切有情皆有佛性,众生平等,我们不可以杀生;另一方面,佛教认为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杀生的罪业很...日本真观禅师,最初研究天台教义六年,后来改习禅学七年,为了寻师访道,以期明心见性,找到自己本来面目,又负笈中...
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成佛,就是开发生命所具有的无量智慧、无量光明、无量功德。我们的心本...
佛陀在毗舍离猕猴河岸的重阁讲堂,一日搭衣持钵,带领众比丘进城乞食。到了城中师子长者家,长者有位儿媳叫做名称,...
修行功夫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累积的。像大家现在一起吃饭,有人吃得快,有人吃得慢,吃得快的人,吃完之后就静...
在他年轻的时候,在成都五担山有个文殊院大丛林,后面有片楠木树,再后面有养猪的地方,是把放生的猪养在那里。有一...念佛法门,是后世最有效的修行方法:诚心念佛一句,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佛是绝对不会骗我们的,因为妄语(乱说...(一)八关斋戒的意义和为什么要受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是佛陀为在家弟子制定的暂时出家修行的戒律和斋法。因为在家...
四方僧物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方四佛 | 下篇:四王 |
梵语 somayaja。印度婆罗门教将苏摩酒奉献于神或祖先而举行之大型祭祀。始于吠陀时代。祭祀时须有四位祭官。共分八...
世尊升坐
心解脱贪瞋痴
法灭
供过行者
待众缘
圣胄集
右膝着地
器世间说法三义
一放一收
惭愧
曹植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转劫浊成净土,莫过于放生
草木成佛

打开生命宝藏的钥匙

名称女的成佛因缘

只要心不随着动,烦恼就会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