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魏之文人,为魏武帝第三子,文帝之弟。字子建,谥号“思”,故称陈思王。十岁能属文,以其文才横溢,为武帝所钟爱;然文帝立,忌其才,欲加害,曾令七步作诗。初封东阿王,后改封陈王。与文帝之子(即明帝)亦不和,失意郁忿而薨。曾游鱼山,闻空中梵天之响,乃配合汉曲制成梵呗;又删治太子瑞应本起经,作四十二契之声明(即有关偈颂等讽诵吟咏之学),流传于刘宋、南齐之时,被尊为中国佛教声明之祖。并著有批判道教之书“辩道论”,皆收于广弘明集。(参阅“梵呗”4635) p461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为密教十二种合掌之一。又称啼哩曳。即合掌之时,二掌上仰,两手中指指头微屈互接。[大日经疏卷十三、大日经义释卷...(书名)Madyāmaka-śāstra,具名中观论。四卷,龙树菩萨造,青目菩萨释,姚秦鸠摩罗什译。为古来三论之一,极为...【正等觉无畏】 p0502 杂集论十四卷五页云:正等觉无畏者:谓依止静虑,由自利门、于一切种所知境界正等觉,自称德...(术语)三善根之一。心无痴惑也。唯识论六曰:无痴于诸事理明解为性,对治愚痴作善为业。...亦名:体净 子题:食不净钵、不受腻器 行事钞·四药受净篇:“言体净者,不容腻器,佛令自得安水燃火。乃至诸僧器未...指密教为使观想时心能方便统一,而图绘、雕刻诸尊所成之曼荼罗。通常所说之曼荼罗,即指此。凡四种:(一)大曼荼罗,...二种戏论之一。为“爱论”之对称。指于一切法作决定之见解。亦即谬于见解且执着不舍,称为见论。三论宗嘉祥大师以利...(术语)法华经妙音品曰:解一切众生语言三昧。同药王品曰: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陀罗尼者,总持不失之力用也。就...(譬喻)佛能破众生之痴闇,故以日为譬。涅槃经十九曰:佛日将没大涅槃山。观无量寿经曰:唯愿佛日教我观清净业处。...【随眠有七种】 p1368 杂集论六卷十八页云:随眠有七种。谓欲爱随眠、瞋恚随眠、有爱随眠、慢随眠、无明随眠、见随...【受生命终证】 p0730 成唯识论三卷二十页云:又契经说:诸有情类,受生命终,必住散心;非无心定。若无此识;...《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
人都害怕生病,害怕死亡,因此长生不老是很多人的愿望。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听从徐福的挑唆,派童男、童女数千人随...
问: 弟子曾向你求教山西某法师歪讲《法华经》并为弟子授记分证即佛一事。你给弟子做了详细的解答,解除了弟子心中...有一个婆罗门生养了一个瞋心很重的女儿,经常触怒婆罗门,惹他生气。 有一次,女儿又把婆罗门气得七窍生烟,因而萌...人不可能是孤立的,一定跟其它的许多人有关系,不能天真地想进就进,也不可能任意地想退就退。因为我们生存的环境不...
佛陀施设教法,我们可以分成实法跟权法,好比我们今天要过河,河的彼岸是我们的目标,但是我们要到达彼岸一定要假借...紫柏大师问僧海州:你念佛常有间断吗? 合眼睡时便忘了。海州回答说。 合眼就忘了吗?!大师震威一喝,说: 这样念...
今天这则故事,出自《人鉴》,编者为李圆净。李圆净(1894~1950)是民国时期著名居士,本名荣祥,别号圆晋,又署无...问: 民间一直都盛行祭拜父母先祖,这很重要吗? 方海权答: 我们年节祭拜父母祖先、清明扫墓、超渡七世父母、超渡...
曹植
【佛光大辞典】
上篇:曹洞宗 | 下篇:曹源道生禅师语录 |
佛的阴茎藏于腹中,为三十二相之一。...
横柱指合掌
中论
正等觉无畏
无痴
翻净中体净不须翻
形像曼荼罗
见论
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
佛日
随眠有七种
受生命终证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人们为什么会惧怕死亡

自己要建立一个正知正见的防御机制
杀掉嗔恨
圣严法师:识人识己识进退

净土这个法门最直捷、圆顿
紫柏大师的念佛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