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比丘尼具足戒即五百戒并八敬戒是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六随念】 p0297 瑜伽九十八卷二十页云:又四证净为所依止诸圣弟子,依三种门,修六随念。一者、为断奢摩他品诸随...(图像)仁王经仪轨上曰:依教令轮故,现作威怒降三世金刚,四头八臂,摧伏摩醯首罗大自在天诸魔军众。降三世成就极...如是建立八无为中,当知所依差别故,分析真如假立三种,不由自性故。善法真如者,谓无我性空性,无相实际,胜义法界...(868~937)五代吴越僧。温州(浙江)永嘉人,俗姓陈。幼年出家,后入闽,参谒雪峰义存,后嗣其法。在越州(浙江)...(杂语)Śrāvatsa,译曰吉祥海云。卍字形也。...【诸菩萨增上意乐界】 p1360 瑜伽七十四卷十五页云:问:诸菩萨增上意乐界云何?答:于诸佛法,信解有德所显故。...(杂语)谓系属于一定寺院而投信施之俗家也。檀为檀那或檀越之略,施与之义。...【可喜乐言】 p0524 瑜伽八十一卷十七页云:可憙乐言者,当知有五相。一、有证因。二、有譬喻。三、语具圆满。四、...(衣服)Saṁghāti,比丘三衣之一。新称僧伽胝,僧伽致,僧伽鸱,僧伽知。译曰重或合。以割截而更合重之故也。义净...(传说)摩诃摩耶经下说:佛母摩诃摩耶,在忉利天见五大梦:一须弥山崩,四海水竭。二诸罗刹手执利刀,竞排一切众生...(物名)不动之金刚索,观音之罥索等。不动之索为束缚恶人之标示。观音之索为网罗善类之标示。...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一般人遇到倒霉的事情,就想逃避它。可是聪明的人却研究这事情发生的原因,从这原因上根本解决。 害怕受苦和逃避倒...
我们都在学习佛法,在研究佛法的道理的时候,都是唯恐不深不妙。但如果反省一下自己,就会发现,在指导怎么样去落实...今天有机会与各位共聚一堂,讨论佛法,首先要多谢志莲净苑宏勋法师,亦要多谢美西佛教会弘法组各位董事,因为由于他...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而由此给人们带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古人说:你上路了没有?如果你没有找到高速公路,一直在市区打转,一辈子就在市区打转。如果修行上路了,虽然我这个...昔日,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一天中午,波斯匿王忽然带着几名随从,风尘仆仆地驱车来到精舍。 佛陀问国王:日...
提起莲池大师,大概在佛门弟子中没有几个不知道他的鼎鼎大名。他是明朝四高僧之一,也是净土宗的第八祖。与他同时代...
壬二、普贤观耳识 普贤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其弟子菩萨根者...
比丘尼戒
【佛学大辞典】
上篇:比丘尼 | 下篇:比丘五德 |
Piluzang 越南佛教灭喜禅派(又称南方派)创始人。其名意译为灭喜。南天竺人,出身婆罗门,曾周游印度,学习和...
六随念
降三世尊形
建立八无为
道怤
室利靺瑳
诸菩萨增上意乐界
檀家
可喜乐言
僧伽梨
摩耶夫人五梦
索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修行中种种的不顺障碍,跟我们的福报是有关系的
文珠法师《心灵的世界》
用一颗欢喜的心来对待生活

「降伏其心」有二个方法
无常的四座大山

莲池大师的自规自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