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唐睦州乌龙山净土道场之少康,俗姓周氏。七岁出家。十五岁往越州嘉祥寺受戒。五夏后,往上元龙兴寺学经论。贞元初至洛阳白马寺殿,得善导西方化导之文,大喜,遂诣长安光明寺善导影堂发愿。得善导之灵告。决心专修念佛。至睦州开念佛道场,散钱于市井。使唱念佛。贞元二十一年寂。时人号为后善导。见宋僧传二十五,佛祖统纪二十六,乐邦文类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谓相会者终必分离。佛遗教经(大一二·一一一二中):“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也,世相如是。”即谓世事无常之...梵语 vīrya。音译作毗梨耶。又作精进。即修善断恶,致力于善事之勇猛心。为“懈怠”之相反词。系心所(心之作用)...【方便究竟果作意】 p0376 显扬七卷十三页云:方便究竟果作意者:谓从此后无间,由前因缘故,证入根本初静虑定。此...(经名)说比丘拔心中之五秽,解心中之五缚,宜修五法。见增一阿含五十六。...禅林用语。以同一窑所烧成之物,禅林中用以比喻同一师门下所造就之弟子。从容录第六则(大四八·二三一上):“白头...(1591~1647)明代临济宗僧。云南人,俗姓杜。号彻庸、一彻(旧号彻融)。幼岁出家,资质钝拙,不善表达,因礼拜观...(名数)一我相,众生于涅槃之理,心有所证,于取其所证,心执着而不忘。认之为我,是名为我相。二人相,比前我相,...【瑜伽师地】 此云相应,谓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皆曰相应。师,谓三乘行者,由闻思等,次第习行,如是瑜伽...云何业所乖诤?于受自业所得异熟时,善不善业互违诤故。云何从业所生?是诸有情远离无因恶因,。唯从业所生故。云何...指进入佛所具无量三昧之门户。佛之三昧,无量无数,菩萨无法尽得,或闻是心而萌生退意,故佛说三昧门,入一门即统摄...凡二卷。又作一山一宁国师语录、一山宁和尚语录、一山国师语录、宁一山录。系一山一宁(1247~1317)弘法之语录,侍...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大方广佛华严经...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
古德撰述,每设问答,遣除惑疑,翼赞净土,厥功伟矣。宋代而后,迄于清初,禅宗最盛,其所致疑多原于此。今则禅宗渐...很多时候,本来会有不同的结果,但往往因为我们自身的原因,用自己的想法把自己局限在了失败里,以至于自己把路走断...
受八分斋戒,你可以不受五戒,但是应该还是要先受三皈依。 或者能够受八关斋戒,受一年时间,或者受三个月,就是正...
身为一个凡夫众生,在一期的生命当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起一些重大的烦恼贪瞋痴,造一些杀盗淫妄的罪业。这种烦恼罪...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决志愿求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此未达理性,而但依...问: 佛教对自慰的看法是什么? 智渡法师答: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自慰是无害的,现代医学也认为这种行为只要有节制不...
六德贤妻 佛陀在《玉耶女经》上面有一段开示说,世间妻子有六种,要做一个好妻子,要做到这六个方面 一、母亲式的妻...
问: 如何运用十善业在生活中修行? 慧律法师答: 十善业离不开身、口、意:身善、语善、意善。 记得,身体一定要做...
少康
【佛学大辞典】
上篇:少欲知足 | 下篇:少善根 |
识梵语婆哩惹儞,心之异名,了别之义也。心对于境而了别名为识,唯识论曰:识谓了别。又曰:识以了境为自性。大乘义...
会者定离
勤
方便究竟果作意
心秽经
一窑烧就
周理
智境四相
瑜伽师地
业所乖诤
三昧门
一山国师妙慈弘济大师语录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藏经】信心铭

弘一大师:净宗问辨
结果因意念而改变
受持八关斋戒时间短,但功德利益非常大

临命终时无障碍该安立呢

虽悟理而仍不废事,方为真修
佛教对自慰的看法是什么

六德贤妻与五好丈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