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进入佛所具无量三昧之门户。佛之三昧,无量无数,菩萨无法尽得,或闻是心而萌生退意,故佛说三昧门,入一门即统摄无量三昧,如牵衣一角,举衣皆得。[大智度论卷二十八] p58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观诸法无常无住之禅定也。智度论四十七曰:无住三昧者,是三昧名无作三昧。住是三昧中,观诸...【中有异名】 p0361 大毗婆沙论七十卷八页云:如是中有,有多种名。或名中有。或名揵达缚。或名求有。或名意成。问...(杂语)禅林之语。生为未熟之义。疏为疏荒之义。言居动之粗野也。见象器笺十五。...【缘起差别四种】 p1303 俱舍论九卷十一页云:又诸缘起,差别说四。一者、剎那,二者、连缚,三者、分位,四者、远...(1045~1099)北宋僧。桐江(浙江)人,俗姓俞。字韫之。幼遭母丧,随父至杭州,从南山瑞峰出家,并师事寿宁院处邦...【二种缘起及愚二缘起所有过失】 p0048 摄论一卷八页云:又若略说,有二缘起。一者、分别自性缘起,二者、分别...【识住寂止】 p1434 瑜伽五十四卷三页云:又由当来因缘灭故;于内身分,不取不满;决定无有流转相续,是名识住寂止...子题:是事如是持 含注戒本·戒经序:“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含注戒本卷上·四·四) 戒本疏·释戒经...【异生离欲无有见道】 p1117 瑜伽五十八卷十六页云:若诸异生、离欲界欲、或色界欲;但由修道,无有见道。彼于欲界...1、真土和应土。真土是真佛的住处;应土是应佛的住处。 2、一真佛土和方便化身土。一真佛土即真土;方便化身土...【无漏尸罗】 p1067 瑜伽八十卷十三页云:又于四种住律仪中、诸戏论法、现所可得。若能寂静彼相;当知是名无漏尸罗...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十善业道经...
彼方殊胜事无穷,依正由来总不同 彼方就是指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彼岸的那个地方,有着无穷无尽的殊胜的庄严。这个...
学佛道先要将威仪礼节这些根本学好,要改变世俗的不良习惯。到了佛家,拿碗的姿势要像「龙含珠」,拿筷子要像「凤点...
摩利支菩萨,梵语Marici,也作摩里支菩萨、摩利支天、日前菩萨、具光母、具光佛母。 摩利支菩萨外现天女像,然本地...佛陀有一段时间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他用指甲挖了一些土,然后问弟子说:「我指甲上的土多,还是大地...
我们身为一个有情众生,我们来到人世间,我们的目的不是追求很多很多的财富,也不是追求很高很高的地位,或者成就种...
汝母去得甚好,就是你母亲走的很好啊,此殆汝母往昔善根,及现在善愿,并汝等助成之功效也。 就是你母亲走的很好,...
藉着正确的静坐方法及释尊的教诲,可以根绝所有负面思想,因为一颗未经修行的心正是所有问题的根源。释尊说:心灵是...药师佛十二大愿: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曜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以三十二大丈...
三昧门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三昧火 | 下篇:三昧耶形 |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六缘:一、是人女,二、共期,三、同道,四、无伴,五、不离见闻,六、随越界。犯。”(...
无住三昧
中有异名
生疏
缘起差别四种
择瑛
二种缘起及愚二缘起所有过失
识住寂止
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异生离欲无有见道
二种佛土
无漏尸罗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彼方殊胜事无穷,依正由来总不同

形能守规则,心当然也守道

摩利支菩萨的功德利益
泥土的比喻

修行有了目标有什么好处

能为一切众生回向,即与佛菩提誓愿相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