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是四卷略出经之元经也,初自金刚智三藏金刚顶经大瑜伽教王经百千颂中略出,题曰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为四卷。世谓之四卷略出经,收于近世藏经中者是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法身有三相别】 p0764 此卽佛之三身。成唯识论十卷十五页云: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谓诸如来真净...【三业与十业道相摄四句分别】 p0224 发智论十一卷一页云:三业,十业道,为三摄十,十摄三耶?答:应作四句。有业...声闻乘的果位名,梵语叫做阿那含,华译为不还,意即修到了此果位的人,便不再来人间受生死了。...又名十业道,即十种的作业行为,有善恶的分别。...众生没于生死暴流中,佛以八正道之船引入涅槃之道,如引落水者至洲渚上,故以洲渚喻指涅槃。[大智度论卷七十一] ...(杂语)严护其法也。无量寿经上曰:严护法城。...(术语)嘱托以事而累彼也。法华文句中曰:嘱是佛所付嘱,累是烦尔宣传。天台维摩经疏十曰:嘱是付嘱为义,累是烦劳...晋代僧。中山(今河南省内,或作河北定县)人。自幼出家,持戒精严。立誓前往印度瞻仰佛迹、探觅遗经,邀集同学四人...【遮阅那】 或云曷啰阇,此云王。萨遮经云:王者民之父母,以法摄护众生,令安乐故。白虎通曰:王者,往也,天...亦名:漏失戒缘起、故失精戒缘起 含注戒本·十三僧残法:“佛游舍卫城,迦留陀夷欲意炽盛,身色瘦悴。独处一房,好...(物名)报上堂时日之揭示也。敕修清规上堂曰:凡朔望侍者分附客头行者必挂上堂牌以报众。...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维摩诘所说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问: 怎样才算真信切愿?是不是不必身劳形苦的念佛,也可以往生?看到法师念佛时很享受,可是弟子怎么觉得安住在佛...
我们造作的无量无边的恶业要忏除,靠其他的忏法,效果都不是很好。无论是事忏、理忏、作法忏,忏法很多,但是一切忏...《联合早报》03年转载了路透社的消息说,佛教徒脑部扫描显示,他们确实是快乐而心境平静的人。其实,凡是正信的佛教...
参禅要有绝对、不动摇的信心,这对我们的修行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当然,决定的信心不是凭空产生的,也要有因缘。...印祖说,所遗憾的是自己的色力衰弱,身体不好,力量不够,修行呢,很难勇猛。这些都是谦虚的话,印祖的修行非常精进...问: 人死了,肉体没有了,下地狱怎么还会有痛苦呢? 大安法师答: 刚才讲深信因果,这里面就有,就很难深信因果了...
镜蜡喻 一九八一年,我在纽约华美协进社讲学佛缘由。当时我用了一个明镜和蜡的比喻,我说:澄澈光明的本性,是人人...
有的人会说。我很穷,根本没东西布施,你就布施微笑吧!见了人很好地打个招呼,微笑一下。这也是布施,到公共汽车上...
六卷略出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六受 | 下篇:六事成就 |
又名众生,即一切有情识的动物。...
法身有三相别
三业与十业道相摄四句分别
三果
十业
涅槃洲
严护
嘱累
康法朗
遮阅那
故出不净戒缘起
上堂牌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推荐】法师念佛时很享受,为何弟子却觉得很难受

一切忏法,念佛最胜
为什么说佛教徒是快乐者

参禅前要注意的三个先决条件
大安法师:信愿坚固
没有了肉体,下地狱为何还会痛苦

为什么劝您念《金刚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