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闻乘的果位名,梵语叫做“阿那含”,华译为不还,意即修到了此果位的人,便不再来人间受生死了。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子题:说戒默妄三问随问犯吉、默妄三问随问犯吉 行宗记释云:“今解中,初科,前立理。如下,举例。白四谏法,随遍...【善位心所】 p1141 成唯识论六卷一页云:已说遍行别境二位;善位心所、其相云何?颂曰:善、谓信、惭愧、无贪等三...羯磨疏·诸戒受法篇:“三语五者:一、有形同,文云,剃发着衣故;二、对无学及教也;三、有求心,文云,欲往佛所;...谓劝进转化。即劝进众生转恶为善、转迷成解、转凡成圣。南本涅槃经卷十四(大一二·六九五上):“若有众生贪着五欲...(物名)不动明王等所持之刀剑也。是为降伏恶魔之利剑。...【憍】 p1330 瑜伽八十九卷八页云:心怀染污,随恃荣誉,形相疏诞;故名为憍。 二解 显扬一卷八页云:憍者:谓暂获...(术语)彼此皆同曰一,彼此皆异曰异。皆为偏于一方之思想。中论因缘品曰: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一)为佛陀弟子之一。又作婆嗟。常修苦行,为佛陀所称赞。增一阿含经卷三(大二·五五七下):“我声闻中第一比丘,...位于山西平阳河津与陕西西安韩城县境之黄河中流。其处山岳对峙,形成门阙之状,为一天然险要之所。相传夏禹导河至此...(名数)旧曰八背舍。是为弃舍三界染法系缚之八种禅定。与八胜处,十一切处,一具之法门也。...(名数)华严宗之教理,以缘起为主。具之一字,弥显今宗者,天台之事也。本宗对之得云起之一字,益振当家。何则?以...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
一、那蜈蚣呢?被你一扔,不知道有没有摔伤啊?! 有一天,我的恩师和大众去出坡,到野外做工作。她把斗笠放在地上...
原文: 今见好心出家在家四众,多是好高务远,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今生未遇通人。汝于净土虽有微...《心经》中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是化解、对治「五蕴炽盛」苦最好的方法。可是有人却认为,就是因为有喜怒哀乐、...
一切法相,梦幻泡影,似露似电,应起正观。 身心世界,尽是无常,凡愚执常,恋恋不舍。 不愿面对,自欺于己,徒须伤...年轻像夏日之花朵,很快就凋谢了。 老年如火势蔓延至田畴, 突然就来到你跟前, 释尊说过: 生与死就像日出日落,来...
我们众生向外贪著、妄想执著这一切事物,在这一切事物上起妄心,造生死业。所以见诸法的差别相,憎爱取舍,令心不停...
有这么一个笑话:说有一位技艺很好的厨师,经常被人请去帮做酒席。这位厨师有个好占便宜的习惯,总是趁主人不注意就...
想说两个最近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这两个故事都是因为当事人犯了很严重的杀业所导致,也再次证实了因果报应,丝毫不...
三果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三明 | 下篇:三武 |
(术语)心为万法之本,能生一切诸法,故曰心地。又,修行者依心而近行,故曰心地。又,三业中,心业最胜,故曰心地...
说戒默妄对问缘得罪多少
善位心所
三语受具有五缘
劝化
降魔利剑
憍
一异
婆蹉
龙门
八解脱
四种缘起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推荐】就算贪恋一枝草,也还要再来轮回

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
圣严法师:不以自我为中心

达观法师:无常观偈语
密勒日巴之歌

正因为向外贪求,才把本来佛遗失掉

习惯成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