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看护有病之人,当行五种之德:一知病人之可食不可食,二不嫌恶贼病人之大小便利唾吐,三有慈悲心不为衣食,四能经理汤药等,五能为病人说法。见四分律四十一。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名)僧之异名。释门正统四曰:唐宣和元年,诏革释氏为金仙,菩萨为大士,僧为德士。宋费衮梁溪漫志曰:宣和庚子...子题:三归别受、三归总受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善见云,三归有二种:一、 别受 者,言归依佛,归依佛竟;余二归...梵语 sāhacarya。又作同伴、同朋。乃同心学佛修道之意。据摩诃止观卷四下载,同行,即相互敬重,切磋琢磨,同心齐...百八,即一百零八;爱行,指修惑。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五载,集谛涵摄之一百零八种爱行,由四种因缘所成:(一)由内、外...(流派)梵云路伽耶陀Lokāyata,译曰顺世外道。立顺世情之教外道名。梵云缚摩路伽耶陀Vāma-lokāyata,译曰逆顺世...梵语 trtīya dhyāna,巴利语 tatiya-jjhāna。新译作第三静虑。为四禅之第三。具有行舍、正念、正慧(又作正知)...(术语)缘虑之状。圆觉经曰: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集。似有缘相,假名为心。...(术语)言自胎藏界之曼陀罗中胎流出三重也。...【无余罪】 p1051 瑜伽一百卷二页云:他胜罪聚,名无余罪。...行事钞·通辨羯磨篇:“故律云,若作羯磨,不如白法作白,不如羯磨法作羯磨。如是渐渐令戒毁坏,以灭正法。当随顺文...(仪式)于一般在家之人授与优婆塞戒优婆夷戒之法会也,除真宗外他宗皆行之。...劝发菩提心文...大方广佛华严经...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
阿难祈教《楞严经》的缘起就是食和色,一是要吃东西,二是被摩登伽女摄在淫席,就由于这个戏剧性的开场,才拉开了整...
一 总说: 论云:第二思惟死无定期者,谓今日已后,百年以前,其死已定,然此中间,何日而来,亦无定期,即如今日,...问: 您认为当前大陆佛教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应如何加以改进? 界诠法师答: 大陆佛教自从文革后,进入迅速恢复时期...
我们今天大概从早上五点多钟有几位菩萨就在那里练习。我请他们练习只有练一个阿字就好了。昨天我们在打佛一,没有很...
第一个,人道的暇满。 就是说,我们无量劫来在三界当中流转,大部份的时间都在三恶道待过,我们都没有时间来做一个...
佛法对生命的观察,是一种无量生命的观念。我们在经典上看到佛陀对生命的描述,是说我们生为一个有情众生,已经经历...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以什么动机来学佛?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因地不真,果召迂曲,如果动机不正确,怎么学、怎么修,...
文钞原文: 欲摄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别种念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
瞻病五德
【佛学大辞典】
上篇:自恣五德 | 下篇:戒师五德 |
全一卷。隋代智顗撰。又作法华三昧行法、法华三昧仪、法华经三昧仪。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书名之下副题为“法华三...
德士
三归二种受
同行
百八爱行
逆路伽耶陀
第三禅
缘相
三重曼陀罗
无余罪
羯磨不如法令戒毁坏以灭正法
授戒会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这心在到底在哪里

为何日日须发今日必死之心
当前佛教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改进

念佛是享受,念的时候就是极乐

自我激励,思惟暇满难得

生为一个人,先求认命再求开创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