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Pañca Tanmātrāṇi,具曰五唯量。数论师所立二十五谛中之第四位。自我慢而生者。声、触、色、味、香,即佛教之五境也。此五者,为物质之根本,唯以此而生五大五根等,故云唯量。唯识述记一末曰:“五唯者谓声触色味香。(中略)量者定义,唯定用此成大根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仪式)又曰盖棺。棺自寝室移法常,请僧为佛事,待佛事毕,以锁锁棺盖之式也。见象器笺十四。...(人名)祇洹精舍奴之字。译曰续。续生之义。本为波斯匿王兄之子,容色美。王之夫人私呼之,欲使从己。犍坻不听。夫...(术语)因明法也。以宗因喻之三分立比量也。比量者以因喻之二者,比知宗义也。...亦名:八敬受具乃内凡位 子题:信有二种、三语受具缘起、出家信、事信、不坏信、理信、爱道及五百女皆八敬受戒 羯磨...行宗记释云:“若论功行,佛法无伦;今约兼通,故推僧胜。如下,引证。贤愚经云,姨母用金色[叠*毛]上佛,佛云,可...方便有余土的简称,即二乘与没有证得法身的菩萨所住的国土。...梵名 Mahā-parinirvāna-sūtra。(一)凡四十卷。北凉昙无谶译。又作大涅槃经、涅槃经、大经。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资持记释云:“三种作法:大界、戒场,各随标相;小界一种,随人多少。”(事钞记卷四·一七·一三)...【有爱味无爱味法】 p0554 瑜伽一百卷十七页云:内门自体,爱染随故;名有爱味。与此相违。名无爱味。...(术语)Śima又云四摩室。为戒场,即布萨界之梵语也。译曰别住。法砺四分疏七末曰:明了论西音名为四摩室,此方翻...(名数)一、生身,降生王宫修行成道之佛身也。二、化身,佛以神通力变化鬼畜等之身也。此就小乘而说。若配大乘之四...金光明最胜王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龙藏本)...
北齐天平年间,有一居士,四十多岁,前来礼拜禅宗二祖慧可。他说:弟子身缠疾病,请和尚为我忏悔罪孽。 慧可说:拿...
男子欲重,女子情重。情与欲是学佛修行中两个很大的障碍,尤其是邪淫,严重损耗福报、折损才智,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果理论是佛法的根本思想之一,每一位学佛人对此都不陌生。可是,说到是否真正理解因果,很多人却是模糊不清的。比...
自古以来,山药一直被视为物美价廉的补品。虽然貌不惊人,但营养丰富,除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还含有淀粉酶、...
人生的晚景是凄凉的,不管你是鳏寡孤独,还是子孙满堂,最终走到时候也是黄泉路上家亲眷属不相遇。风烛残年,拄着拐...
在生活中修行 经常有信徒向我提问:我们应该怎样把学佛、修行落在实处?我说:应该把学佛、修行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
问: 弟子一发心诵《华严经》口就臭,不诵的时候,口就不臭。现在纠结诵还是不诵?请法师开示。 宏海法师答: 口臭...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以什么动机来学佛?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因地不真,果召迂曲,如果动机不正确,怎么学、怎么修,...
五唯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五欲 | 下篇:五眼 |
梵名 Haimavata。音译醯摩跋多。又称雪山住部、上座弟子部、根本上座部、先上座部、本上座部。为小乘二十部之一。约...
锁龛
犍坻
三支比量
三语八敬受具非外凡地
僧宝通佛宝法宝
方便土
大般涅槃经
摄僧作法界体
有爱味无爱味法
四摩
生化二身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肇论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忏悔时当发七种心

淫欲心的对治方法

一念因果一念觉

常吃山药的益处多

用几十年的苦难,换取永远的解脱

生活禅开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