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谓眼等之五根。以此色蕴中之五根,别于信等之五根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譬喻)以一巾譬真性,以六结譬眼耳等六根,使知根本虽一,而由妄相分别生六根也。楞伽经五曰:佛告阿难:此宝花巾...(术语)就法相宗以心心所等五法观为唯识言之,观第五之无为法,即圆成实性,此谓识为实性之唯识也。唯识论七曰:识...【妙愿智】 p0701 显扬四卷五页云:妙愿智者:谓于三世及非世摄所知法中,无余如实了知之所引摄无痴智见性,及...位于日本京都市左京区。本名慈照寺。属于日本临济宗。本为幕府足利义政之山庄,于义政殁后改为禅寺。银阁有二层,尚...【四种所缘得时】 p0453 瑜伽七十七卷十七页云:彼于先时,由得奢摩他毗钵舍那故;已得二种所缘。谓有分别影像所缘...【鼻识】 p1279 集论一卷十二页云:何等鼻识?谓依鼻、缘香、了别为性。 二解 品类足论一卷二页云:鼻识云何?谓依...(杂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今更名六法不异:一舍,二无起,三无念,四离相,五无住,六无戏论。如是六法,随事方...(术语)色等之六尘网人者。行事钞上一曰:迹超尘网。...谓佛以随乐、随宜、随治、随义等四随说法。佛化导众生之教法可分为四个范畴(四悉檀):世界悉檀、各各为人悉檀、对...(譬喻)涅槃经十二云:如婆罗门幼稚童子为饥所逼,于人粪中见庵罗果,即取之。有智之人见之,呵责言:汝婆罗门,种...(术语)又曰随惑。俱舍论有二义:一名一切之烦恼。以一切之烦恼,皆随逐于心,为恼乱之事也。二对于六随眠之根本烦...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印光大师校印本)...(弘化社32分本)...
大势至,梵语摩诃那钵,此云大势至。《思益经》言:我投足之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宫殿,故名得大势。《观无量...
佛陀在魔羯提国带领着众比丘一路行化,来到了恒河边,看见一座年久失修的旧塔,崩坏得很严重,无人修补。比丘们便请...问: 我素喜研究经教,手不释卷,津津有味;而于持名念佛,不是昏沉,便是掉举,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如何对治? 大...
问: 为何临命终的时候所见到的佛一定是真佛,不可能是魔所化? 净界法师答: 蕅益大师说,临命终是一个果报相,我...
众所周知,弥勒菩萨为中国佛教最有代表性的佛菩萨之一,弥勒菩萨信仰大约在宋朝时形成。弥勒菩萨不仅出现在各大寺院...有一次,尊者阿难从禅修中起来,去见佛陀报告他的心得:世尊!我刚才在禅修中这样想:如果能有善知识的引导,解脱涅...
一者施福业事,二者戒福业事,三者修福业事。 就这么三种。这是福田品,讲福田的。世间人都要想修福,怎么修?福怎...
我们在修行当中有时候经常很沉闷,有时候很烦恼、苦恼。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心中很多的欲望。我们过去会产生错觉,总...
五色根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五色粉 | 下篇:五色线 |
【心为所缘法】 p0354 品类足论六卷五页云:心为所缘法云何?谓若意识及相应法,以心为所缘;是名心为所缘法。...
六结
识实性唯识
妙愿智
银阁寺
四种所缘得时
鼻识
六法不异
尘网
四随
粪果
随烦恼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势至菩萨与念佛法门

以栴檀涂塔成辟支佛
如何对治念佛昏沉掉举

为何临终见到的佛一定是真佛

佛弟子应该学习弥勒菩萨哪些精神
修行不能离开善知识

世间人都要想修福,应该怎么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