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子题:别持、别犯 资持记·释钞序:“随对一境,方便遮防,行顺本受,名为 别持 。违受起非,则名 别犯 。言别有三...(术语)一别解脱律仪,于欲界受戒法而发生之戒体也。二静虑生律仪,入色界诸定自发生之戒体也。三道生律仪,入无漏...据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载,息,指鼻中出入之气。谓坐禅之人若欲摄心入定,则必先行数息之法。此息分为下列四种:(一)风...(杂语)止讲义也。解散讲众也。广弘明集十九有题为解讲疏者数首。解讲之表白文也。...(431~494)南齐僧。丹阳(安徽当涂)人,俗姓陶。少孤家贫,九岁入道。师事弘称法师,修禅习戒,深究大小乘诸经典...【邪见】 十种烦恼之一,五见之一。邪见是认为世间无生果之因,亦无可招之果,故为恶不足惧,为善不足法,此种见解...(术语)礼拜佛之足。佛教最重之敬礼法也。...【所遍计】 p0737 摄论二卷六页云:何者所遍计?依他起自性,名所遍计。 二解 成唯识论八卷十七页云:次所...作意,使心警觉以引起活动之精神作用。三种作意即指由所相应之观智而生起之三种精神作用。(一)自相作意,即观色之变...【四沙门果】 p0441 瑜伽二十九卷十三页云:云何修果?谓四沙门果。一、预流果。二、一来果。三、不还果。四、最上...又作八种人起塔。谓如来、菩萨、缘觉、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转轮王等八种人灭后,必当为之立塔供养,故...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维摩诘所说经...
对于心的真正本质,我实在不知道说些什么,因为它就在那儿。通常我们会把心的真正本质想得很高深。虽然我对这方面没...
我们中国佛教弘扬中,最能够落实到行处的,就是禅宗和净土。但是禅宗和净土的误会也是非常之多,特别是在佛教史上修...人生如大海,如何从痛苦的此岸到达快乐的彼岸,必须依靠佛法的慈航普渡。所谓欲无痛苦须学佛,各有因缘莫羡人。每个...
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南怀瑾: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
我们出家人上早晚殿、过堂这功德是一堂佛事。这堂佛事呢,消除我们的这些业障,增加我们的福慧。我们的业障如不能消...王阳明有一次跟学生出游,路旁有两个人在吵架,一个骂道:你没有天理!一个反驳道:你没有良心! 王阳明就对身旁的...
以佛教的立场来看,杀人的定义,包括杀别人与杀自己。无庸置疑,杀人不是慈悲的行为,佛教也不允许自杀,因为自己也...在佛陀的时代,有一位富翁,他虽然很有钱,但却生性悭贪,经常交代他的儿子:如果有乞丐或出家人来家里 就把他们赶...
妙愿智
【法相辞典】
【妙愿智】 p0701 显扬四卷五页云:妙愿智者:谓于三世及非世摄所知法中,无余如实了知之所引摄无痴智见性,及彼相应等持诸心心法。由此行多所行故。
上篇:妙相 | 下篇:妙饰间列 |
(术语)正者对邪而言。正法之论议也。无量寿经下曰:不欣世语,乐在正论。...
别持犯
三种律仪
坐禅四息
解讲
僧柔
邪见
佛足顶礼
所遍计
三种作意
四沙门果
八种塔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心的本质简单到无法想象

唐代高僧慧日慈愍三藏法师
佛弟子修学的四点建议

《金刚经》精华的40句

出家人为什么坚持上早晚课
讲话也是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