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天魔与外道。共害佛道者。梵网经上曰:“天魔外道,相视如父母。”行持钞下一曰:“天魔外道尚不食酒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梦,为睡眠中之妄想;幻,为幻术师之化作。二者皆为虚假不实之事。据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七之说,于睡眠时,心与心所法...(名数)佛之十八不共法也。璎珞本业经上曰:三六不共,一切功德。...(书名)五代梁朝南岳维劲,唐昭宗光化年中集宝林传以后宗师之机缘,作续宝林传四卷。见稽古略三。...【四种诸烦恼断】 p0454 瑜伽十四卷八页云:又有四种修习道果诸烦恼断。一、见所断烦恼断。二、修所断下分结上中品...(1606~1665)明末清初临济宗僧。或称行谧。古渝(河北)昌州人,俗姓金。号二隐。幼时即入本乡之文笔峰卧佛寺出家...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与彼本觉,不相舍离:一者智净相,二者不思议业相。 一、智净相者 谓依法力熏习...(320~385)晋代陈郡阳夏人。字安石。东晋孝武帝(373~396在位)时,任中书监、尚书仆射,后受封建昌县公。与支遁...【大三摩地】 p0241 瑜伽十二卷十页云:云何大三摩地?谓或由所缘故大。观多色故;而非无边无际观诸色故。或由作意...(名数)一竖出,圣道门自力之教,历劫修行而出生死者。二横出,净土门他力之教,不历修行地位,但念弥陀而生净土者...据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五十所举,说法者若不了知真如之理,则会产生如下四谤,即:(一)增益谤,谓不知真如之理乃离相...(修法)其法以槚木指乾方之枝。作乔麦与麦之形(即宝珠形),其三面书 字,置之于本尊之前。诵本尊之根本咒一千遍...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五...(印光大师校印版本)...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
蠲(juān,免除)租就是免除租金,就考取了功名。这是华亭有个读书人华亭是今江苏松江县一带,李登瀛,士就是读书...
夫不体道本。没溺生死。处胎卵湿化横竖飞沈之类。于中失人身者。如大地之土。得人身者。如爪上之尘。于人身中多生边...
有兄弟三人喜好打坐参禅,为了求更高的悟境,相约出外行脚云游。一天在日落时借宿于一村户,这户人家的妇人刚死去丈...
早晚课诵是自古就传下来的传统,但是虽然传了数千年,不过早晚课诵所代表的意思真正明了的人就不多了。 早课的用意...
问: 师父好,我的困惑是,都说只要一心不乱专念阿弥陀佛佛号,发清净愿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但是发现念佛堂的多是退...每一个人都会贪生怕死,只可惜当我们正在呱呱落地之时,便已开始一步一步迈向死亡的旅程。很多人自以为还很年轻,其...
【原文】 圆觉谓轮回以爱欲为根本。而此爱欲,百计制之,莫可除灭。盖贲、育①无所施其勇,良、平②无所用其智,而...
《华严经》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一种大根器修行净土的方法。有些人说:我的根器不行,不能修十大愿王,怎么办呢...
天魔外道
【佛学大辞典】
上篇:天魔 | 下篇:天魔波旬 |
(术语)思惟忆念经意也。传灯录五(法达章)曰:六祖曰: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师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
梦幻
三六不共
续宝林传
四种诸烦恼断
本谧
本觉随染二相
谢安
大三摩地
二出
说法四谤
大黑飞砾法
【大藏经】永嘉证道歌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蠲租得第的故事

心外有法,生死轮回;心外无法,生死永弃

追查来世的因果,不如谨慎当下的行为

做早晚课的用意

不废世间法而成就佛法
圣严法师《发愿》

老鼠入牛角,当必有倒断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