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385)晋代陈郡阳夏人。字安石。东晋孝武帝(373~396在位)时,任中书监、尚书仆射,后受封建昌县公。与支遁、于法开、习凿齿、竺法汰、竺法旷等高僧、文人相善。所作诗文寓含玄味,著有文集十卷。太元十年逝世,世寿六十六。谥号“文靖”。追赠太傅之爵。 p651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众生之根性狠戾,教化为难也。维摩经下曰:此土众生刚强难化。...(一)指优秀之禅僧。 (二)指仰山之法嗣景通,与归宗智常之法嗣智通。此二禅僧又称为二大禅佛。[祖庭事苑卷二雪窦拈...(譬喻)恶魔名。俱舍光记八曰:魔罗名度使。度使,此云毁坏。...【佛子】 p0653 佛地经论二卷十一页云:由佛教力,彼圣道生;故名佛子。如说皆从世尊口生。正法生故。有义,皆...(名数)谓凡夫,外道,与三乘及诸佛菩萨三种人之智。即世间智,出世间智,出世间上上智是。楞伽经三曰:一切外道凡...贪结、恚结、慢结、嫉结、悭结。结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结缚众生,使流转于三界。...南朝梁、陈僧。知名于梁代,住建康(今江苏南京)定林寺。陈代时,与慧恺等至广州制旨寺,参与真谛译经工作,笔受文...(术语)称真言教。是为依如来神变加持力而说之乘教,故曰神通乘。又乘于神通力,直到所至之处,故以譬真言乘之速疾...(书名)一卷,随智者说,门人灌顶记。说行方等三昧之仪轨作法者。...梵语 udaka。又作郁持迦、忧陀伽。意为水。[北本涅槃经卷十三、慧琳音义卷二十六、玄应音义卷二] p4178...【一来果向及一来果】 p0016 俱舍论二十三卷十四页云:若先已断欲界六品,或七八品;至此位中,名第二果向。趣...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
往生一「往」不退,「生」活在清净快乐的佛世界 我们常常说要往生极乐,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往生」的意义,所以嘴...
宋儒窃取佛经心性奥义,以宏阐儒道。深恐后人学佛,以致儒教门庭冷落,遂以得于人者,反谓人不我若。乃曲为辟驳,谓...
用虚幻观来看待问题 人在这个世界上的经历就是一场梦,如梦幻泡影,每个人都是梦中的一个角色。既然知道人生的经历...
又,若据法所显义,则无非佛事。如香饭光明等,当知法法皆为教体。法能显义,则法法自彰,不俟文字。如《华严》云台...
布施破悭吝,乃六度菩萨行之首。布施有种种利益,诸大小经典广赞布施功德开示人天之善道,布施为福业善人之相,破贫...
所言瞋心,乃宿世习性。今既知有损无益,宜一切事当前,皆以海阔天空之量容纳之。则现在之宽宏习性,即可转变宿生之...学佛、修行就是将不正确的一切行为修正过来,把不正确的行为修正好了,如此才是学佛;否则就算学佛学,也仅是学问、...
在身三、口四、意三的三业中,佛陀把杀业放在第一位,五戒中,杀戒亦放于第一位,显示杀业乃罪祸之首。 《正法念处...
谢安
【佛光大辞典】
上篇:谢因缘 | 下篇:谢戒 |
【无色有学】 p1063 显扬三卷十五页云:八、无色有学。谓生无色,已见圣谛二种有学。一、不还果。二、阿罗汉果。...
难化
大禅佛
度使
佛子
三种智
五结
法泰
神通乘
方等三昧行法
乌娜迦
一来果向及一来果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大宝积经

「往生」与「枉死」

关于宋儒辟驳因果轮回

诵《金刚经》要把握三个「观」

极乐六尘皆说法

尽物布施,得福增多

如何对治瞋心
学佛过程中的最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