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佛之十八不共法也。璎珞本业经上曰:“三六不共,一切功德。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为禅宗祖师说法开示之记录书。禅师平日说法开示,并不藻饰华词,大多以通常俗语直说宗旨,其侍者与参随弟子予以记录...(名数)天亲之净土论,观察弥陀之净土,明二十九种之庄严。其中净土之依报,即器世间清净,有十七种,净土之正报,...(术语)五种退没之相,天人退没于下界时,现五衰之相。...指属于小乘之论。又作阿毗昙、小乘阿毗昙。亦即发智、六足等诸部之论。六足论中,除施设足论外,余皆玄奘所传译者;...【戒学】 为获得圣果而须勤修的三学之一,又作增上慧学。乃学佛者所必修。戒可修善,并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延寿,字冲元,王姓,本贯江苏丹阳,后迁馀杭。年十六,曾献《齐天赋》于吴越王钱镠。后曾为馀杭库吏,又迁华亭镇将...【业甚深】 p1219 世亲释十卷一页云:诸事无功用者:显业甚深。以诸如来、无功用业、一切等故;名业甚深。又云:复...(人名)中阿含四十八牛角沙罗林经第四曰:尊者金毗罗增一阿含经三曰:独处静坐,专意念道,所谓金毗罗比丘是也。梵...亦名:在俗家偏心授食戒开缘 含注戒本·四提舍尼法:“不犯者,若语言,大姊且止,须诸比丘食竟;若尼自为檀越;若...【倒合】 p0946 因明入正理论云:倒合者:谓应说言诸所作者皆是无常;而倒说言诸无常者皆是所作。如疏八卷六页...【诸行无常决定】 p1351 瑜伽八十五卷八页云:云何诸行无常决定?由三种相。当知过去未来诸行,尚定无常;何况现在...(龙藏本)...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岁末年初,许多人怀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赶着跳槽。另一方面,许多管理者也在感叹:找到高学历、有才...
佛陀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一日,波斯匿王来见世尊,顶礼佛足后坐在一旁。波斯匿王请问世尊:如来是否有说过...
我经常讲,佛学的基础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什么叫三世?三世就是现在、过去、未来。佛告诉我们,我们现在活...
我们再看什么是天眼。天眼是修学五戒十善所感招的果报,天眼是天人所具足的眼界。这种眼界看待问题那就比肉眼通畅多...
住持三宝是基础,理体三宝是目标。 住持三宝: 这是外相的三宝,有相状的,能被我们见闻觉知的,包括佛宝--佛像塔...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 处难处之人愈宜厚, 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面对纷繁复杂的人与事,困难是难以回避的。应对得体,...一、我未出家时,对于不仁不义、无礼无智的事,即使别人教我做,而自己感觉羞耻惭愧,丝毫也不肯做。为什么?因为我...有一个老和尚住在山上茅篷,修行修了二十几年。 有一次,下山讲经说法,讲经的时候,有跟人家化缘,底下一个信徒就...
三六不共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六九 | 下篇:三六异端 |
【三种乐生】 p0185 瑜伽五卷六页云:复有三种乐生。或有众生、用离生喜乐灌洒其身。谓初静虑地诸天。是名第一乐生...
语录
二十九种庄严
五没
小乘论
戒学
延寿(904—975)
业甚深
金毗罗比丘
食尼指授食戒开缘
倒合
诸行无常决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8个优秀人才必备的品质

供养三宝获福无量
三世因果与六道轮回

天眼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住持三宝与理体三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