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佛之德号。谓佛以大慈悲摄受一切众生也。赞阿弥陀偈曰:“稽首清净大摄受。”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即身寂静与心寂静。寂静者,谓离烦恼,绝苦患,亦即涅槃之理。(一)舍家弃欲,息众缘务,避喧闹之世而闲居静处,不作...(术语)第一中胎,八叶九尊也。第二遍智院等谓之第一重,又云第一院。第三文殊院等谓之第二重,又云第二院。第四释...指生、老、病、死、王法牢狱。又作五天使者、五天使。系阎罗王之使者,即发自自然之业道而警诫于世者。[佛说阎罗王...亦名:使非亲织戒制意、自乞缕使非亲织戒制意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舍堕)第二十三,使非亲织戒。然三衣已具,...【阿罗汉唯住无记心而般涅槃】 p0783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一卷一页云:问:何故阿罗汉惟住无记心而般涅槃?答:...(术语)在佛之周围一旋之间,诵毕一次陀罗尼也。摩诃止观第二上,明半行半,坐三昧中,引大方等陀罗尼经:礼竟,以...五乘之一。修行十善,乘之而生于欲界六天,若能加修禅定,便能乘之而生于色界无色界诸天,总名为天乘。...【随念分别】 p1367 俱舍论二卷六页云:若定若散意识相应诸念,名为随念分别。...又作婆沙四评家、四评家。迦湿弥罗国于迦腻色迦王统治时,五百罗汉聚集,评释发智论,编纂大毗婆沙论,其中以法救(...指如实证得生、法二空所显真理,与如实断除所知、烦恼二障之阶位。又作真见道、一心见道。唯识论所立菩萨乘之见道,...弘一大师:“吾国及日本古版,皆钞记别行。逮日本贞享丙寅岁,日本泉州大鸟山神凤律寺比丘慈光瑞芳,以钞记异部,学...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
欢喜特异功能,但是你内心里的不安还在,就算你成功了,有特异功能,你心里面的不安还在的,问题还没解决。 那什么...
到佛门里来,第一个破的就是这个我,就是为破这个我来的。所以在古代,我们以前的寺院规矩就是这样,好好地到寺院来...
自己快乐,就放光,照亮世界 遇事往最快乐慈悲的方向想 我认识一位大家尊称她欢喜菩萨的农妇,有一天她丢掉了五仟块...一切菩萨成佛,他的依据就是众生。没有众生,一切菩萨不能成佛。所以佛菩萨跟众生的关系太密切了。普贤菩萨行愿品恒...
布施破悭吝,乃六度菩萨行之首。布施有种种利益,诸大小经典广赞布施功德开示人天之善道,布施为福业善人之相,破贫...
【原文】 或问:仙出神,禅者能之乎?曰:能之而不为也。楞严云:其心离身,反观其面是也。而继之曰:非为圣证,若...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可以说也是指我们;虽不为求禅定智慧出要之道,但遭种种众厄,贫穷困苦、忧恼逼迫者,我求...
卑以自牧是出自《周易》谦卦里的一句话,印祖也常常引用这句话。卑就是谦卑;牧就是驾驭,驾驭什么呢?驾驭傲慢,要...
大摄受
【佛学大辞典】
上篇:大护印 | 下篇:大权 |
行宗记释云:“第四、顺流上下,明非直度也。”(戒疏记卷一四·一八·一三)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四缘:一、是...
二种寂静
四重曼荼罗
五大使者
乞缕使非亲织师戒制意
阿罗汉唯住无记心而般涅槃
一旋一咒
天乘
随念分别
婆沙四大论师
一心真见道
行事钞资持记会本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对治内心有所得的执着

有这样的姿态才叫学佛

遇到事要往快乐慈悲的方向想
没有众生,一切菩萨不能成佛

尽物布施,得福增多

佛门里面也有出神吗

一切时处勤诵地藏菩萨名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