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天台宗用语。谓法华经、涅槃经之教,超越八教(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乃五味中最上之醍醐味,故称超八醍醐。 p528...【现在色】 p0952 集异门论十一卷二页云:云何现在色?答:若色、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聚集...(故事)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陈如等五百人,授成佛之记。...印度教毗湿奴派(梵 Visnu)之支派。十二世纪时,由宁巴尔迦所开创。强调对罗达神(梵 Rādhā)热狂的绝对归依(梵...(名数)一中观论Prāṇyamūla-śāstraṭīkā,四卷,龙树造。二百论Śata-śāstra,二卷,提婆造。三十二门论...(术语)止观七曰:忏名陈露先恶,悔名改往修来。然忏为梵语忏摩Kṣamayati之略,而非汉语,故台宗之子弟不取之。四...(术语)以戒法自摄专三业,使不放逸,谓之自摄。南山戒疏一下曰:由斯戒法能持七支,有过皆塞名自摄也。...【四种寻求我论】 p0451 瑜伽九十一卷二十四页云:复次略有四种寻求我论。由此论故;萨迦耶见未永断者,求我寻思,...受戒者登上戒坛,发表其身口意之三业,而真正受得戒法,名为表戒。此时受戒者体内,发得而不表显于三业之戒体,名为...【三种所应作事】 p0203 瑜伽十四卷五页云:又有三种所应作事。修观行者,由此三事增上力故;修习信等一切善法。一...【舍】 p0971 俱舍论四巻四页云:心平等性、无警觉性、说名为舍。如何可说于一心中,有警觉性、无警觉性、作意与舍...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
孝亲: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与我,实为一体,我爱自身,应孝父母,能不辱身,便是荣亲。 友爱: 兄弟姊妹,手...境缘无好坏,好坏起於心。愚人除境不除心,至人除心不除境。既除矣,境岂实有?达境本空,便能素位而行。不愿乎外,...
沙弥,在佛陀初期的僧团中是没有的,沙弥在佛教中的出现,较之比丘尼的出现,早了一些,那大概是在佛陀的亲生子罗睺...在《阿阇世王授决经》中,记载一段贫女布施一灯,得佛授记的故事。 有一天,佛陀在罗阅只国耆阇崛山。当时,阿阇世...
01、《法华经如来神力品》云∶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若我以是神力,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祗劫,为嘱...一、学佛的目的,是真为生死。了生死的捷径,是念佛求生净土。 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是乘愿再来的人。弘一大师称之为...
寿命长远。这个很重要!时间,是一个修道的基础。你问问那个老参,就知道这个时间很重要。你看我个人的修学,我刚开...一忌称呼不当。对寺庙的僧人应尊称为大师、法师,对住持僧应尊称为长老、方丈、禅师。对喇嘛庙中的僧人应尊称喇嘛,...
阿罗汉唯住无记心而般涅槃
【法相辞典】
【阿罗汉唯住无记心而般涅槃】 p0783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一卷一页云:问:何故阿罗汉惟住无记心而般涅槃?答:惟无记心、顺心断故。谓善心强盛,坚住难坏;能令余心、长时续起,于心断不顺。无记心羸劣,如朽败种,不坚住,易坏,不能令余心长时续起。故于心断,最为随顺。有说:以无记心、起过患少故。谓善不善心、由二门,于生死中,起多过患。一、由异熟果门,二、由等流果门。无记心、但由等流果门起过患;非异熟果。有说:以阿罗汉,背一切生故。谓余有情将命终时,为当生故,极作意力,令善心起。勿我当堕诸非爱趣。阿罗汉背一切生,故不复作意;但住无记心、而般涅槃。有说:以阿罗汉、不求趣异熟器故。谓余有情、求趣当来异熟器故;将命终时,以极加行令善心起。阿罗汉不求趣如是异熟器故;但住无记心、而般涅槃。有说:阿罗汉住自性心,入于涅槃。自性心者:即无记心。以生生中,未尝无故。或有一众同分中,无善心起。谓已断善根,未相续者。或有一众同分中,无不善心起。谓已离欲界染者。无有一众同分中,不起无记心者。是以说无记心,名自性心。惟住此心,入于涅槃。有说:阿罗汉要住如上亲友心而涅槃故。如人、欲适他土,亲友追送。其下亲友、至门而返。中至村界。上至国境。如是阿罗汉趣涅槃时,不善染污心,如下亲友;于离欲界及非想非非想处染时,即便舍离。善心、如中亲友;于起无记心时,而便舍离。无记心,如上亲友;于般涅槃时,乃便舍离。有说:此是阿罗汉渐舍生死法故。谓离欲界染时,舍一切不善心。离非想非非想处染时,舍一切染污心。起无记心时,舍一切善心。入无余依涅槃时,舍一切无记心。尊者妙音说曰:一切善心、皆是作功用起。将命终时,不能复作功用。是故惟住无记心、而般涅槃。
上篇:阿罗汉住何等心般涅槃 | 下篇:阿若憍陈如等弃制迎佛处 |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帝王十种之过失,十种之功德,及五种之哀拔法,五种之爱乐法。...
超八醍醐
现在色
五百人授记
宁巴尔迦派
四论
忏悔
自摄
四种寻求我论
表戒
三种所应作事
舍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儿童德育启蒙
境无好坏,好坏起於心

沙弥的等位与类别
贫女一灯福报无尽

【推荐】《法华经》的殊胜功德利益
昌臻法师《重温印光祖师偈语的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