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Samāhitg,禅定之一种。译为等引。谓能引诸功德也。见玄应音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又作烧香偈、烧香回向文。于佛前上香时所唱之偈文。礼佛仪式(卍续一二九·一一八上):“(礼敬赞德,先须至于香台...【天耳智证通】 p0371 集异门论十五卷十四页云:云何天耳智证通?答:以天耳闻种种音声,谓人声、非人声、远声、近...指戒律、禅定与智慧。据翻译名义集卷四谓,防非止恶为戒,息虑静缘为定,破恶证真为慧。学此三法可达无上涅槃,故称...(术语)梵语Anātman,又云非我。常一之体,有主宰之用者为我,于人身执有此,谓之人我,于法执有此,谓之法我,于...【五法能防戒蕴】 p0281 瑜伽九十九卷十八页云:成就如是随顺法者,复有五法,能防戒蕴。一、正出家。二、善请问。...为“自体相薰习”之对称。指由诸佛菩萨之外缘薰力而增长众生之善根。大乘起信论所说之无明、妄心、妄境界、净法等四...凡四卷。明代明贤纂辑。明万历年间,许国诚、高一福修“京口三山全志”,以鹤林寺志一卷附之,时明贤亦撰本志,搜罗...【佛法僧是真归依非余天等】 p0658 显扬六卷十四页云:成就者:唯佛法僧,是真归依;非余天等。何以故?由二因...梵名 Bhiksunī-khanda。乃四分律二十犍度之一。其内容说明比丘尼受持戒律之种种规定,即比丘尼须持守八敬戒方才许...【嫉结与悭结差别】 p1246 大毗婆沙论五十卷六页云:云何嫉结?谓心妒忌。云何悭结?谓心吝护。问:何故说此二相别...(譬喻)台宗所谈,莲华三喻之一。以华譬权法,以莲譬实法。如华开则莲现,开权法则实法必现。以喻于法华之迹门,开...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弘化社32分本)...(龙藏本)...甲、要觉悟现在的环境及将来的去路 一、人生逆境多 那一个人能免了患病、衰老、亲眷生别死离、财物失散、怨 加害?...
你在遇到紧急情况,如果是你自己的话,先调整心态,再提起佛号。 一、先离相。你第一个要完全放下,安住真如你就观...
我们因为不悟到自心,所以我们的妄想就造成了我们的业力,就是无形的心这个念力强,就转化成有形的物质,这个物质就...一个农夫进城卖驴和山羊。山羊的脖子上系着一个小铃铛。三个小偷看见了,一个小偷说:我去偷羊,叫农夫发现不了。另...
傅大士(497569)是齐梁之际著名大居士,又称善慧大士,傅翕,婺州义乌县(今浙江义乌)人。傅大士一生未曾出家,而以居...有些人学佛是很盲目的,太重视外在的形式了,不知佛法是向内求。 一位老太太觉得自己很虔诚。早晚课是每天必做的。...
晏子德才兼备,他辅佐了齐国三代君王,身居高位,俸禄丰厚,自己却朴素节俭,将多余的财物用来帮助亲族,对百姓体恤...(一)问:请师父讲一些鼓励大众的话 答:说到鼓励他人,古来高僧大德,都离不开下面这几句话。学佛第一个要有长远...
三摩呬多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摩呾吒 | 下篇:三摩地法 |
【一大种】 p0002 瑜伽三卷三页云:或有聚中,唯一大种可得;如石末尼真珠、琉璃、珂贝、璧玉、珊瑚、等中;或...
香偈
天耳智证通
戒定慧
无我
五法能防戒蕴
用薰习
鹤林寺志
佛法僧是真归依非余天等
尼犍度
嫉结与悭结差别
华开莲现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李炳南老居士《当生成就之佛法》

遇到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下该怎么办

妄想造就了我们的业力
人生三大陷阱

傅大士《十劝颂》
修行一定要明佛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