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异门论十五卷十四页云:云何天耳智证通?答:以天耳闻种种音声,谓人声、非人声、远声、近声等。是名天耳智证通。问:此中通者,何所谓耶?答:于天耳境所有妙智。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难满】 p1444 大毗婆沙论四十二卷一页云:云何难满?答:诸重食重啖,多食多啖,大食大啖,非少能济,是谓难满。...(人名)Citrabhāṇa,译曰火辨。世亲同时人,十大论师之一。见唯识述记一本。...【六现观四种对治分别】 p0312 瑜伽七十一卷四页云:问:此诸现观、几是坏对治?几是断对治?几是持对治?几是远分...【抵突】 p0832 瑜伽八十九卷九页云:为性恼他,故名抵突。...亦名:三十二相持戒所得 资持记释云:“地持,三十二相者:一、足下平如奁底。持戒不动,施心不移,安住实语,如须...凡二卷。唐代法琳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书中评破道教之邪说。唐武德四年(621),太史令傅奕上书高祖,以为...【观待不净】 p1469 瑜伽二十六卷二十页云;云何名为观待不净?谓如有一劣清净事,观待其余胜清净事,便似不净。如...(术语)曼荼罗有画作与观作之二种:观作者内心观想之所作,故是为内坛,又云心坛,画作者云外坛。义释十二所谓若行...(术语)二戒之一。如杀盗自性是戒,不待佛制故名性戒。...亦名:不与 含注戒本·四波罗夷法:“不与,他不舍也。若他物想,他所护想,有主想,非己物,非暂用,非同意故也。...【住差别有多种】 p0663 瑜伽五十二卷八页云:复次住差别当知亦有多种。谓剎那住,相续住,缘相续住,不散乱住...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
得到佛的护念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通途佛法得佛的护念的水平很高,一定要破无明才能得佛的护念。 然而在净土法门当中...
这一念迷情妄动以后,产生了三种相续,所谓的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我们在这一科当中讲到世界的相续。这个...
漏尽比丘的一个特点就是他证得人我空了,没我的观念了,当然也没有我所有的观念了。 如果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还...
佛功德不可量。究竟佛功德在何处呢?在我们心中,佛即心,而心即佛故。然心又有何功德呢?心有觉悟之功德,我辈众生...孔子曰:智者乐水。 智者的智慧当如水之灵活。若藏于地下则含而不露,若喷涌而上则清而为泉;少则叮咚作乐,多则奔...
假设我们能如法地受持楞严咒,有什么功德呢?看经文: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皮贝叶,纸素...
随烦恼二十:言悭者,耽着法财,不能惠舍,秘悋为性。能障不悭,鄙畜为业。亦贪分也。 其中耽着法财就是舍不得把法...桂琛禅师参访玄沙禅师,玄沙知道他深研唯识法相之学,故而指着一张竹椅问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个汝作么生会?...
天耳智证通
【法相辞典】
【天耳智证通】 p0371
上篇:天耳智通 | 下篇:天像起迎太子处 |
禅林用语。用以比喻似是而非之禅。谓所为不契合禅之真义,然却自许为契合。此语系出自唐代禅僧百丈怀海开导野狐之谈...
难满
质呾罗婆拏
六现观四种对治分别
抵突
持戒得三十二相
破邪论
观待不净
观作
性戒
大盗戒不与取
住差别有多种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大宝积经

闻信弥陀名号的人,当下就得十方诸佛护念

为什么会有大海平地呢

极乐世界的漏尽比丘

广发菩提心,成就佛功德
水的智慧

如法受持楞严咒,有什么功德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