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印度之三季即春夏冬,以配热际时,雨际时,寒际时,是曰三际时。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增上慧所治随烦恼】 p1317 瑜伽六十七卷十一页云:略有三法,名增上慧所治随烦恼。初于世俗理门不了法义者,所有...谓顺乐触所起身乐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是名乐界。复次修第三静虑顺乐受触所起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是名乐界。...谓梵行之难,为比丘二种难之一。比丘修梵净行时,因俗家妻室情谊之阻扰,或遭淫女之诱惑,皆为净行之障难,故称梵难...印度佛教音乐,约起源于西元前二千年至一千五百年左右,记述梨俱吠陀歌咏方法之娑摩吠陀(梵 Sāma-veda)即为其肇...【于法无智】 p0746 瑜伽八十四卷十九页云:于法无智者:谓不了知善说等相。...凡四卷。明代寂晓撰。全称大明释教汇门标目。为“大明释教汇目义门”一书之总目。大明释教汇目义门又称释教汇目义门...(名数)五代会要曰:周显德四年九月,赐京城内新修四大寺额,以天清显静显宁圣寿为名。圣寿后又改曰显圣。是则四寺...(术语)梵语曰路迦Loka,世俗也。可破毁者,堕于生灭者,覆真理者。义林章二末曰:世谓隐覆可毁坏义。又曰:性堕起...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四辈弟子经、四辈学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内容记述昔时佛陀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所说...灭喜,梵名 Vinītaruci。又称毗尼多流支禅派。系越南早期之禅宗派别,于六世纪顷由禅僧毗尼多流支(?~594)所创...梵语 saptabodhyavgāni。又称七等觉支、七遍觉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宝、七觉分、七觉意、七觉志、七觉支法、七觉...大方广佛华严经...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楞严咒是佛顶光明聚集,化身如来所说的神咒,因而极具妙不可思议功德。每一句有每一句的作用,每一字有每一字的微妙...佛教中的念珠即以线贯串一定数目之珠粒,于称名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之随身法具。 又称数珠、珠数、诵珠、咒珠、佛...
一、读经自利利人 说到读经,就是在齐声诵经。所谓「经」,即是佛所说的法要;在佛教的三藏典籍中,「律」是佛所制...
外境永远没有错,错在自心。在我进入佛门不久,我的一位师父曾经多次斩钉截铁地对我们强调过这句话,并且反复解释说...
请我们看具缘成犯。在淫戒有四种情况,是成就犯戒的根本。 从意乐的角度有两种: 第一个是正境。正境我们在律上简...
佛说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鹄(鸿鹄)能远飞。 白衣虽有(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出家)功德胜。 最胜之儿出家真...1、戒多言: 说话不要太多,言多必失。 2、戒轻言: 不要轻率地讲话,轻言的人会召来责怪和羞辱。 3、戒狂言: 不要...吃素有益健康,早经医学的证实,不信请看:台视隔壁的台湾疗养院,凡是送院的病人,一律要吃素。根据统计,吃素的病...
三际时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际 | 下篇:三僧祇 |
坐法之一。又称半跏正坐、半跏坐、半结跏、半跏、半坐、贤坐。俗称单盘坐。即单趺一足,跏于另一足上之安坐法。若两...
增上慧所治随烦恼
乐界
梵难
佛教音乐
于法无智
释教汇门标目
四大寺
世
四辈经
灭喜禅派
七觉支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诵持楞严咒者是植种大善根之人
念珠有哪些意义

凡是未出三界,都要读经修行

外境没错,错在自心

四种情况成就犯邪淫戒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