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于身口意三处行忍辱也。见诸经要集中。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慧照】 p1319 瑜伽八十三卷五页云:言慧照者:谓于彼彼所有诸法,以其妙慧,能善了知。虽善了知;犹随他转而未身...(术语)禅宗之教法。又禅与教。三藏所诠之法门为教。教外别传之宗旨为禅。禅家者流之判也。传通缘起上曰:或禅教两...(术语)谓法身所居之大涅槃界也。圆觉经曰: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妄是虚妄,染是污染,指一切生死之法。...(术语)犹言功德。若分别之,则自益曰功德。益他曰利益。法华文句记六之二曰:功德利益者,只功德一而无异。若分别...禅僧出众问话。又作出众。禅门中于问答论议时,若为问答出于众中,称为出阵。反之,称为入阵或入众。杨岐方会和尚语...随机羯磨·诸戒受法篇:“汝不污比丘尼耶?僧祇律云,谓白衣时污净戒尼梵行。”(随机羯磨卷上·二三·五)...言善逝者。谓佛成就极乐安隐无艰无难往趣妙法。故名善逝。又贪瞋癡。及余烦恼所生。种种难往趣法。如来于彼。永断遍...【三种苦及九种相随逐诸有漏行】 p0226 瑜伽七十卷十七页云:复次有三种苦及九种相,应知随逐诸有漏行。云何三种苦...(譬喻)入涅槃城之门户也。无量义经曰:开涅槃门,扇解脱风。般舟赞曰:念佛即是涅槃门。又葬所四门之一。北方为涅...【设睹鲁】 或名烁睹嚧,此云怨家。...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
一位年轻人向清净苦述,由于自己性格耿直,心直口快,处处得罪人,事事不顺;大学毕业后踏上社会,却越来越厌世,感...
一、浴佛的意义 净化个人的身口意,我们手持净水向悉达多太子象沐浴时,内心应当诚恳祝祷,愿袪除贪欲、瞋恨、愚痴...
有人问印光大师学佛的秘诀。印光大师则回答:学佛的秘诀在于诚与敬。诚就是真诚、不虚伪、不做作、不怀疑、有信心。...我们所到的任何环境,都应看作就是我们自己。坐飞机时,飞机是我们的环境,也就是我们自己;坐车子时,车子是我们的...中国僧人吃素!造就了中国素食菜肴源远流长而精致的烹调艺术,但泰国的僧侣、日本的和尚、韩国的出家众、西藏的喇嘛...
说到这部《维摩诘经》,很好!能让我们悟入不二法门,对禅、对我们的本性、对我们的烦恼,都有助益,我们的烦恼重,...
人一生中所面临的俗事,就像永无止境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而来,但我们到最后都是两手空空,什么也留不住,我们的脑...
疏文 举名者,佛有无量德,今但四字名号,足以该之。以弥陀即是全体一心,心包众德,常乐我净,本觉始觉,真如佛性...
三种忍行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种身苦 | 下篇:三种舍利 |
(杂语)诸法实相,有种种之语。智度论三十三曰:如法性实际,此三皆是诸法实相异名。大乘玄论三曰:大圣随缘善巧于...
慧照
禅教
解脱清净法殿
妄染
利益
出阵
污比丘尼
善逝
三种苦及九种相随逐诸有漏行
涅槃门
设睹鲁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浴佛的意义与功德

学佛的秘诀在于诚与敬
圣严法师《我与环境不一不二》
为什么只有中国僧人吃素

维摩诘经的不可思议

心不过是一堆念头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