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是虚妄,染是污染,指一切生死之法。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一)大乘戒之通义,谓制止心念邪恶不正之戒。而南山四分律宗于制戒立深防、分限二者,其中分限即为心戒。 (二)又作...(杂语)临午斋之时也。午斋时之讽诵,谓之临斋讽经。...(名数)十住位中之第六位也,又地持经所说之六种住也。...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婺州(浙江金华县)人,俗姓戴。初于智者寺试经得度,先后参谒长芦崇信、保宁圆玑、佛眼清远等...(异类)Rākṣasa,又具曰罗刹娑,罗叉婆。女曰罗叉私(Rākṣasi)。恶鬼之总名也。译为暴恶可畏等。按罗刹本为印...指比丘众能着用之十种衣服。从形状区别,称为三衣或五衣;从质料区分,称为十种衣。即:(一)拘舍衣(梵 kau?a),又...(故事)佛成道初度之五比丘也。...全一卷。唐代善导撰。又称临终要诀、临终正念记、善导和尚临终正念决。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龙舒净土文卷十二。本书...Maming 古印度佛教哲学家、诗人。据说约于2世纪时出生于中天竺俱萨罗国枳多城,与迦腻色迦王是同时代人。原是婆...(名数)凡发动身语二业,有三思:一审虑思,将发语而先审虑之思也。二决定思,起决定心而将发动之思也。三动发胜思...(1274~1345)日本临济宗法灯派僧。为国泰寺派祖师。信浓(长野县)人,俗姓平。十二岁于五智山出家,其后游历诸国...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
从上诸祖教人参禅,虽有超佛越祖之谈,其实要人成佛作祖耳。未有欲求作佛祖,而不遵佛祖之言教者。舍教而言修行,是...
子三,明业果相续。这个地方讲到的果报,是指的众生跟世界两种的果报。果报为什么相续呢?主要是一种生死业力的推动...
睡觉可以系念佛号、默念佛号,不要出声,随着呼吸来系念,这是可以的,慢慢系念。 大家可能有个体会,我本人也有这...
没有得念佛三昧的众生,带业往生的众生,他临终感应道交,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临终现前佛光注照,佛光注照...问: 为什么在佛祖的说法中,极力提倡戒杀放生和持素,究竟有何利益。 方海权答: 戒杀、放生、持素是学习慈悲心的...一位风水名师,为人看坟断宅非常准确,经过调理的宅墓许多人都成了富贵。但他自己的儿孙们都不富裕,也没有一个当官...问: 如何劝说父母皈依三宝? 大安法师答: 三皈依是我们学佛的第一个步骤: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法界常住的佛...问: 不想念佛,烦躁不安,身口意各方面都守不住,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就是念佛中途会退转,退转得佛号都不想念...
妄染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妄念 | 下篇:妄缘 |
亦名:牦牛爱尾 子题:牦牛 含注戒本·流通分:“当护持此戒,如牦牛爱尾。”(含注戒本卷下·二三·八) 戒本疏·...
心戒
临斋
六住
德用
罗刹
十种衣
初度五比丘
临终正念诀
马鸣(Asvaghosa)
三思
慈云妙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修行应发三种心

如何忏悔重大的罪业

在睡眠之中获得光明之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