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讽诵文一通中始中终三所置敬字始为“敬白讽诵之事。”次为“仍所修如件敬白。”后为“干时某年某月日弟子等敬白。”是曰三敬。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决定性】 是‘不定性’、‘无性’的对称。众生所具五种性中的菩萨定性、缘觉定性、声闻定性等三性,决定成佛果、...梵语 jarā。唯识宗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色、心诸法相续变异,称为老。生、老、住、无常称为四相,老则相当于有部...(术语)又云受莂。从佛受当来必当作佛之记别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见诸菩萨受记作佛,而我等不预斯事。...(经名)一卷,西晋法炬译。罗云为人所打,佛广说忍辱之道。...【三种正行】 p0183 瑜伽九十八卷二十二页云:言正行者:有三正行。谓下、中、上。下正行者:谓如有一,尊重净戒,...(名数)五种之谛。谓因果等五种之理,真实不虚也。瑜伽师地论第四十六所谓或立五谛:一因谛,二果谛,三智谛,四境...四法忍和四类忍,合称为八忍。四法忍是苦法忍、集法忍、灭法忍、道法忍,这四法忍,忍可印证欲界的四谛。四类忍是苦...指密教于白檀九位曼荼罗中,阿阇梨修供养瑜伽之座位。其席位位于大日如来之西方,不动明王、降三世明王之中间。行者...(书名)十卷,明释函是疏。其嗣法门人今释序之曰:吾师天然是和上,宴坐丹霞,以三月成直指。(中略)言言本色,不...犹言门下、会中、会里。指于说法之集会时,前往受教之人;或为于师家处受学者之总称,例如青原会下、南岳会下。又跟...(术语)一、三乘,法华以前说声缘菩三乘,有证道之别是也。此三乘中声缘二乘摄愚法之二乘(即小乘)。二、一乘,在...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印光大师校印本)...一天,师父带着徒弟到山里面,走着走着,突然,师父就像着了魔似的抱着一棵树,口中还大喊着:徒弟!赶紧来救我啊!...
再说调心。这个心就是当下这一念,我们在堂中用功办道,就是要把这一念摆在念佛是谁这一句话头上,一心一意地照顾这...
好,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现在我们站在的地方呢,是佛顶山的山门进来的一个引道。这个引道呢特别有一些机关来表法...
修净土的人要能敌得过生死。生死好比是敌人,净土行人好比是战士,弥陀名号好比是宝剑。这不是光凭口说就能做到,而...缘起:莲心莲语恒清凉 老和尚的开示法语,一如红尘的清莲,于芸芸浊世中,不着俗染,自吐芬芳。凡呼吸过的人,皆感...平日为人在懂得缩小自己, 时时谦虚,以礼待人,则所行无碍。 佛陀在时世,僧团中有一位比丘经常炫耀自己的贵族身分...完美 小和尚坐在地上哭,满地都是写了字的废纸。 「怎么啦?」老和尚问。 「写不好。」 老和尚捡起几张看:「写得不...
要想成为僧人,首先必须出家。是否任何人都可以出家呢?从佛陀的大悲心出发,是没有不可以的,但为了僧团的纯洁,避...
三敬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会 | 下篇:三想 |
(989~1060)宋代临济宗僧。杭州(浙江)钱塘人,俗姓丘。号达观。人称达观昙颖。十三岁投龙兴寺出家,神情秀逸,...
决定性
老
受记
罗云忍辱经
三种正行
五谛
八忍
佛室
楞严经直指
会下
三一二乘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我们的烦恼都是自愿的

真正用功的人,有功夫的人看一眼就知道了

同登彼岸,不为渡河,是为度梦

念佛人把求生净土当作第一大事
妙莲老和尚《清凉莲语》(开示点滴)
除虎记
老和尚与小和尚的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