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Saṁbodhi,又作糁帽地。译作正等觉。希麟音义四曰:“糁帽地,旧云三菩提,此云正等觉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断乐者。云何乐?谓顺乐触所起身乐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总名为乐。复次修第三静虑时。顺乐受触所起心乐。平等受受所...可见,指肉眼可见者;不对色,指不具障碍之性者。于各种色法中,由极微细物质组成,肉眼可见,具有色彩,而无形体、...【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 p1205 世亲释二卷一页云:世间众生爱阿赖耶者:是总标句。如其次第、复以余...(名数)一、光就居,人居此中相见即欲斗,泥犁中无兵,而自有兵相杀伤,无步数,又不死,其人长大,且以人间三千七...凡三卷。明代袾宏撰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康熙三十六年(1697)刊行。所录多天台、禅、净等宗之事项,约四百余条...(人名)Guṇaviddhi,比丘名,译曰德进,安进。中印度人,齐武帝永明年中来支那,诵大小乘二十万言。见历代三宝记...由五佛授五智之灌顶宝冠予行者之印相与真言。五佛指大日(遍照尊)、阿閦、宝生、弥陀、不空。其中:(一)遍照尊,印...(术语)因明宗法九过之一。如佛者对于外道立我为有既于其宗法相违自己之圣教,故谓之为自教相违。...印度礼法之一。佛在世时,国人遇婆罗门则跪拜,遇沙门则敬礼之。毗奈耶杂事卷一(大二四·二○七下):“六众报曰:...(名数)谓三十七道品中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之二十二种也。以此皆在见道之前而分之。仁王经上曰:二十二品...【拔除根本】 p0830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页云:拔除根本者:害随眠故。...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晚课蒙山施食仪...
印象中,奶奶笃信佛教,每日吃斋念佛,特别信奉观音。信奉观音的奶奶有着一颗菩萨心肠,小时候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但...要出家就没有远和近,就要发起心来,慈悲喜舍四等心遍布在一切众生身上,这样出家无家才能以大家为家,以众生的心为...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者。前已开导病人,令生正信。然彼病人,心力孱弱,勿道平素绝不念佛之人,不易相继长...
觉察的智慧是内观的,跟别人没关系。就是不管你遇到什么事情,第一件事情先观察自己,这个很重要!这个次第不能错!...
电器需要电才能运行,人体需要精气方能存活。 电器电量不足的表现:运动功率降低;动能减弱;速度声音等降低。人体...一日,佛陀带了迦叶尊者与阿难尊者两位侍者一同行脚,近中午时分,一行人感到有些口渴,便在路边的大树下休息。佛陀...佛法使我们的心开放,改变了我们的价值观,赋予我们全新的生活观念。 一、敦伦尽份 一个信愿念佛的三宝第子,怎样在...我们修学净土念佛法门,一定要对大乘的通途教理有所了知,这样对我们净业、净土的信心的建立才会有理论的基础。这样...
三菩提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发心 | 下篇:三补吒 |
梵语 trīniku?ala-mūlāni,巴利语 tīni kusala-mūlāni。指对治三不善根之三种心所。即:(一)无贪善根(梵 a-...
断乐者,第四静虑
可见不对色
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
十八地狱
竹窗随笔
求那毗地
五佛灌顶印明
自教相违
跪拜
二十二品
拔除根本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一念善心即为佛
人间如剧场,个个是演员

为人助念,即是成就他人作佛,功德难思

遇到事情,先观察自己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