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起信论所明。三细者,根本无明相也。六粗者,枝末无明之相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心不相应行蕴】 p0355 如行蕴中说。 二解 品类足论二卷十五页云:心不相应行蕴云何?谓心不相应法。此复云何?谓...(术语)明涅槃之常住为涅槃经一部所诠,故经如来性品四曰:或闻常住二字音声,若一经耳即生天上,后解脱时乃能证知...乃指十思想或十种观想。即:(一)无常想,观一切有为法皆新新生灭,无常变坏。(二)苦想,观一切有为法无常,常受三苦...【现在五果】 以十二因缘配于三世言之。一、识,胎内受生之一念。二、名色,心为名。身为色。在胎内心身渐成长之位...【三相应造大乘法释】 p0219 摄论二卷十三页云:若有欲造大乘法释;略由三相,应造其释。一者、由说缘起。二者、由...【空能除遣十相】 p0790 瑜伽七十七卷十二页云:世尊!如是了知法义菩萨,为遣诸相,勤修加行;有几种相,难可...(譬喻)白云端禅师偈中之譬喻也。洪觉范林间录曰:白云端禅师作蝇子透窗偈曰: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难,忽...【鞞索迦国】 p1406 西域记五卷十八页云:鞞索伽国,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六里。谷稼殷盛,华果具繁。气序和...梵语 samāpatti,巴利语同。音译作三摩拔提、三摩[足*我]。意译等至、正受、正定现前。指由远离惛沈、掉举等,而使...依靠药力或是咒术而显现的神通。...(术语)十种智之一。众生色心之诸法,即是法界,此法界广大无边际,谓之法界无边。周遍此法界之智,谓之法界无边智...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
蕲阳慧玉慧觉二禅人,参老人于黄梅紫云山。自云心中生灭,念念不停,犹如野马,特求开示,云何降伏其心。老人示之曰...
从前有一个生意人,借给人家半个铜钱,那个人好久都没有偿还,于是他就到借钱人那里去讨账。 去讨账的路上有一条大...问: 我每当精力专注能念佛时就会昏沉,反而是妄想多时却很精神。请问法师,这是怎么回事? 大安法师答: 众生都有...
弟子:闭关时,在吃的方面是否要越吃越少呢? 老和尚说:不是的,要顺其自然,也就是要正常。要无所挂碍,要无我才...
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自襁褓至幼年之时,其衣食住行皆依赖于母亲者多矣。故凡为人母者,应善加体察子女的一举一动...一位老先生怀抱「我家门前清洁,别人家门也该干净」的心念,每天都去打扫街道。他以实际的行动来爱乡里、爱别人。二...莲池大师所作《戒杀放生文》,精辟圆顿,事理兼备,悲心痛陈戒杀放生之利害,唤起众生慈悲好生之本性,是一篇绝佳的...
这几天很冷,正象征着我们修行,有一句话「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所以大家念佛七天,要不嫌辛苦,精进...
三细六粗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细 | 下篇:三净 |
(一)(668~760)唐代禅僧,荷泽宗之祖。襄阳(湖北襄阳)人,俗姓高。幼学五经、老庄、诸史,后投国昌寺颢元出家。...
心不相应行蕴
常住二字
十想
现在五果
三相应造大乘法释
空能除遣十相
钻纸蝇
鞞索迦国
三摩钵底
依通
法界无边智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信心铭

殊不知此下疑情,方才是得力处

因小失大的商人
精力专注念佛时为何昏沉

念佛有何窍门

古代母亲教育子女的用心之事
人生最美的心境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白话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