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术语)为者造作之义,有造作,谓之有为。即因缘所生之事物,尽有为也。能生之因缘,是造作所生之事物者,所生之事...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或有如是病,持佛像在下房,己在上房住;或命梵二难者。”(含注戒本卷下·一五·一...【俱有增上】 p0926 杂集论五卷七页云:俱有增上者:谓心于心所,作意于心,触于受。如是等。...(杂语)数量之名。译数十万兆。见本行集经十二。...【阿夷恬】 此云新学,亦云新发意。...(1234~1306)日本临济宗僧。镰仓人。早年师事东福寺圆尔。建长四年(1252)来华,入径山(浙江)从石溪和尚参禅,...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六缘:一、是人女,二、共期,三、同道,四、无伴,五、不离见闻,六、随越界。犯。”(...【八因恭敬听法】 p0083 瑜伽八十二卷二页云:八因者:一、佛法易得;乃至为旃荼罗等而开示故。二、易可修学。行、...(术语)往生弥陀净土之人有九种类,其中之下三种曰下品。...(譬喻)爱欲之糠。言爱欲之宜弃如糠也。智度论二十八曰:诸圣人糠已脱。...【色差别多种】 p0570 瑜伽三卷十一页云:或立一种色。谓由眼所行义故。或立二种。谓内色,外色。或立三种。谓...十小咒...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契理契机,至顿至圆,洵为利生唯一无上法门。唯现在之人,或者自高自大,谓既云众生...
一、佛七的内涵 佛七,也称打佛七,指的是净业同修集中时间,在统一的地点,在规定的日期,洒净结界,排除干扰,集...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坟墓,在今河南省熊耳山的吴坡。自古相传,凡是作为一位禅师,一生之中必须到这里来参拜一次...
或问: 念佛本极易之事,而成佛为甚难之事。佛道长远,经中所云,必经三大阿僧祇劫,勤修六度万行,方可得成。何以...圣人告诉我们: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这就是说,世间任何的东西,只是暂时借你用的,没有永远的东西。今天你很有...
从声闻律上看,是因事而制。在家众要确保人身不失,故应守持五戒、八戒及十善法等。出家众,除住持佛法外,主要在寻...
我们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就是偷心不死啊。其实话头无所谓死不死,之所以说死话头,是说一成不变一门心思就参这个念...
以我善乐诸因果,他苦因果尽无余,如风去来行取舍,由此发心求加持。 那么我希望把我的善业跟我的快乐,种种的因,...
现在五果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现在五果】以十二因缘配于三世言之。一、识,胎内受生之一念。二、名色,心为名。身为色。在胎内心身渐成长之位。三、六处,六根具足,将出胎内之位。四、触,既出胎内而触于外境之位。五、受,分别苦乐之位。即十二因缘中自第三至第七者。以无明与行之二者为过去之因,以此五者为现在之果,以次之爱取有三者,为现在之因,以次之,老死二者为未来之果。
上篇:现在 | 下篇:现行 |
秘密的言语,即密教的陀罗尼。...
有为
安佛下房戒开缘
俱有增上
毗婆娑
阿夷恬
无象静照
与女人同行戒犯缘
八因恭敬听法
下品
爱糠
色差别多种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大藏经】信心铭
【大藏经】解深密经

略释天台六即义

【推荐】打佛七的利益和注意事项
何必妄加恩仇执着

何以念佛即得成佛
慧律法师:世间任何的东西,只是暂时借你用的

佛陀为何要制定戒律

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