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对于唯识论所说之三佛身,定三佛所居之国土:一、法性土,自性身之土,即真如之理也。此身土与体虽无差别,然相性不同,故以能知之觉相为佛(即身),以所知之法性为土。二、受用土,即报身受用之国土。为与大圆镜智相应之净识所变现,尽未来际而相续,以无漏之色为体。此中有自受用土与他受用土二种:自受用土如上,他受用土者,依平等性智之大慈悲力,对于初地已上之菩萨,变净土者。亦以无漏之五尘为体。三、变化土,即变化身所居之土也。依成所作智之大慈悲力。应初地以下乃至一切之凡夫。或现净土,或现秽土者,见义林章七末。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共声闻戒】 p0627 瑜伽四十一卷四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如薄伽梵于别解脱毗奈耶中,将护他故;...(术语)心中立一定之誓祈神佛之冥佑也。或征我祈誓之有验与否。后世人亦谓之诅。...(一)计物量之容器。法华经卷七(大九·五九中):“亦如压油殃,斗秤欺诳人,调达破僧罪,犯此法师者,当获如是殃。...祈雨停止之神咒。密咒圆因往生集举出其咒文(大四六·一○一三上):“唵 萨唥末 麻马合啰麻帝 吃呤帝 吽,某甲等愿...【地论释心】 地论师对心有三种解释,一者八识总称为心,《大乘义章》曰︰‘一切识总名心’。二者第七阿陀那识称为...【相待有】 p0835 大毗婆沙论九卷五页云:一、相待有。谓如是事,待此故有,待彼故无。又云:相待有,谓此彼岸...【那伽】 此云龙。别行疏云:龙有四种:一守天宫殿,持令不落。人间屋上,作龙像之尔。二兴云致雨,益人间者。...巴利名 Thera-gāthā,音译涕罗伽陀。巴利小部经(Khuddaka-nikāya)之一。内容收集佛世时弟子中长老所吟咏之偈颂...即专修与杂修。略称专杂。关于此二修之解释,异说颇多,怀感以菩萨处胎经为根据,执心不牢固称为杂修,执心牢固称为...【意缘藏识见分】 p1209 如成唯识论四卷十六页至十八页广说。今取护法义云:有义、前说皆不应理。色等种子、非识蕴...(譬喻)说明唯识,说明三性所引之譬喻。谓见绳以为蛇,既觉为绳,悟绳之实性为麻也。...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维摩诘所说经...
彭际清居士说:在我的家乡吴县,十多年来往生有证明的比丘尼有四个人。 第一位是岐松师。她是吴县人。小时候就有很...
释迦牟尼佛要我们专念阿弥陀佛,是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千经万论处处指归的。如果要具体地指出它的缘由的话,那可以由...
《菜根谭》者,一名《处世修养篇》,余以今年一月东游日本,购之其京都书肆者也。书为日本人竹子恭所释,其首简云:...
在《悲华经》里,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都在一尊佛面前,同时发愿修行过,当时大家都是王子,都是师兄弟。一个发心在...前言 从前一提到素食,就会联想到佛教,由於多数人的错误观念,以至影响佛教的发展。许多人关心佛教徒素食的营养问...
好,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家吉祥。 今天道场白华庵,跟大家讲一件可能不太为人所知的法器,叫戒刀。一般说起出家人...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
阿逸多!是故告汝及天人世间阿修罗等,今此法门,付嘱于汝。应当爱乐修习,乃至经一昼夜,受持读诵,生希望心。于大...
三佛土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佛 | 下篇:三佛子 |
(修法)密教之授职灌顶,如上所说二种灌顶中之传教灌顶也。显教于等觉菩萨说之。七卷楞伽经二曰:得此智已,知无境...
共声闻戒
祈誓
斗
截雨咒
地论释心
相待有
那伽
长老偈
专杂二修
意缘藏识见分
蛇绳麻喻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四位比丘尼的往生事迹

释迦牟尼佛为何要我们专念阿弥陀佛

《菜根谭》警句

释迦牟尼佛管送,阿弥陀佛管接
广化老和尚《人为什么应该素食》

出家人的戒刀

不生退怯厌倦,如是发心才名之为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