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大日经疏五曰:“观世自在者,即是莲华部主。谓如来究竟观察十缘生句,得成此普眼莲华,故名观自在。”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凡八卷。明代如惺撰。略称明高僧传。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系集录南宋初至明神宗万历年中约五百年间高僧之事迹。分...(术语)译曰等引,心引起平等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呬,虚利切,此云等引,谓胜定地,离沉掉等,平等能引也。或引...(术语)对于丈六之小身而谓之遍虚空之大化身。...凡四卷。清代圆鼎和空编。内容系集录有关云南僧俗之传记,计有法源编、应化编、隋释编、唐释编、后晋释编、后周释编...(堂塔)缘觉之人,于院内修习十二因缘观,故名。往昔在祇园精舍之内。...指无上甚深微妙之法,广大而难以言说,故为一切世间众生所难以信受奉行者。阿弥陀经(大一二·三四八上):“为诸众...(术语)第一义之真理非从他得而自证悟者,谓之自证。演密钞二曰:言自证者,但是佛自证,不从他得也。...为般若经所说空义之旨趣。般若经专明诸法皆空之实相,不余一法,悉皆是空,故称为尽净。尽,悉皆之义;净,真空之义...(流派)原为天台宗之本名。因彼宗以法华经为本经故也。...凡四卷(或二卷、三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文殊师利所报法言称经、断诸法狐疑法经、诸佛法普入方便慧分别照明持经...【无分别智出离】 p1082 世亲释八卷十七页云:无分别智出离云何?诸菩萨出离,得成办相应,是无分别智。应知于十地...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
云居山近代也有这种事例,在一九五五年有一位名叫宽定的师父来到云居山,他是浙江省宁波人,年纪只有二十五、六岁,...
总是被问梦见什么什么是怎么回事,好像佛教就是要帮别人解释梦的一样。而自己也常常做梦,甚至做梦的时候和醒着没有...佛法修行有动有静,动静皆可以修行,上班、下班也能用功,要做到完全没有杂念是不可能的事,但有了杂念可以调伏,不...如果每个人都能体会到:「世间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我们的」,这虽然还谈不上彻底解脱,至少可以渐渐摆脱得失的观念,...
我们平时面对外境时,常会加以分别,却从没有好好地观察自己的内心。 安住声色 不对世间起心动念 佛陀在世时,常教...
一、肝癌病苦,拼命念佛,水肿消掉 另外一位病人。昨天有来了一位菩萨,后来有出来示范拜佛,他是一位老师。他的母...
这个世间一切都是梦幻泡影,它的吉凶祸福都是在做梦:好一点也是梦,坏一点也是梦。这些都可以一概放下的,去搞什么...
这个时代大家能发大心出家,说明具有多生多劫的佛缘和善根。出家跟俗世有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沙弥、净...
观世自在
【佛学大辞典】
上篇: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 下篇:观行 |
随机羯磨·诸戒受法篇:“成实云,若无人时,但心念口言,乃至‘我持八戒’,亦得成受。”(随机羯磨卷上·一六·一...
大明高僧传
摩呬
大身
滇释纪
缘觉十二因缘院
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自证
尽净虚融
法华宗
须真天子经
无分别智出离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吉祥经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不可轻视外貌苦恼的修行人

做梦的五个原因
上班族修行受用的方法
慧律法师:摧毁「自我意识」的空间

找小鸟当证人

【推荐】舍不得儿女,误了她一生的大事

人生的总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