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天台山外之异义,以真性而立观境,不许以阴妄之念为所观。四明尊者十义书通破之,且于指要钞立两重之能所,明阴妄正为所观之境。观者观三千之能观智也,犹如槌。不思议境者三千之妙谛,即所观也,犹如砧。此观智与妙境相望而立一重之能所。而阴妄之一念,犹如淳朴,何则?以观解阴妄之一念,是三千之妙境(即不思议境)故也(即观)。故此二望于阴妄之心,则皆为能观,而更有一重之能所。要之以能观智慧之槌与所观妙境之砧。而锻现前阴妄之心之淳朴,使为三千三谛之妙体也。指要钞上曰:“今更自立一譬。双明两重能所。如器诸淳朴。岂单用槌而无砧耶?故知槌砧自分能所。若望淳朴。皆属所也。智者以喻得解。”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亦名:残宿食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三缘:一、是残宿食,二、知是,三、咽。便犯。”行宗记释云:“犯...(佛名)Śākya,释迦牟尼,释迦文之略。...印度古代对拜火婆罗门之泛称。如杂阿含经卷五,佛弟子称毗舍离国之萨遮尼犍子为火种居士,即是其例。 p1500...(杂名)忉利天上之波利质多树也。此树为树中之王,故名曰树王。犹言牛王鹅王等。法华经序品曰:国界自然殊特妙好,...【诸行流转智多诸行还灭智】 p1363 瑜伽八十六卷二页云:此中诸行流转智者:略由三种因缘集故,一切行集;所有正智...指石造之地藏像。于日本,多将地藏菩萨之石像安置于路旁,称为“濡佛”。 p2113...又名惑业苦,意谓吾人由于贪嗔痴等烦恼而造业,又因造业而受苦。...(书名)四卷,元觉岸撰。用编年之体。以历代统系为纲,而以有佛以来,释家世次行业为纬。援据颇博。见四库提要。...方便道者,谓所有资粮皆是方便,或有方便非资粮,谓已积集资粮道者,所有顺决择分善根,谓暖法顶法顺谛忍法世第一法...(术语)五重唯识观之一。 五 ┌1遣虚存宝(空有相对,遣空存有)┐ 重 │2舍滥留纯(心境相对,舍境留心)├唯识...(人名)Gopikā,又作瞿毗耶,瞿比迦,瞿波,瞿婆(憍昙弥)(乔答弥)。译曰明女,守护大地。舍夷长者之女,悉达...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
问: 请法师开示,我们修学佛法以什么为基础和根本?是依三皈五戒十善呢,还是孔子的《弟子规》呢?但有的法师讲,...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他人对我们是何种态度,都不要拉长了面容,虽然受了一肚子...从全年劳作的农业社会到现在每星期5天、每天8小时上班的工业社会,人类的文明迈出了一大步。按理说,人类应该生活得...萨姆沃尔顿出身贫寒。他的父亲是一名油漆工。靠着微薄的打工收入供他念完高中。后来他有幸被美国耶鲁大学录取。但是...
昔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一日,佛告诸比丘:世间有四种良马。第一种良马,驾驭它来拉乘时,它只要看到鞭影,便...
须达长者因访友人至王舍城,因此得以见佛,听佛解说四圣谛法门,思惟世间苦、空、无常,法喜心生,随即证得初果,于...
这个悟性真常了惑虚妄,就是说啊我们先经过破妄,诸位,我劝大家,你如果你空观的智慧自我意识的这种杂染没有慢慢调...
21世纪是科技与市场迅猛发展的世纪,也是人们对精神故园安心立命寻觅最切的世纪。向外驰骋的阳刚力势越强,向内收敛...
两重能所
【佛学大辞典】
上篇:观不思议境 | 下篇:观支 |
(人名)Kapila,外道名。又云迦比罗,迦毗梨,劫毗罗等。译曰黄头,赤色等。数论派之祖。立二十五谛之义。百论疏上...
食残宿食戒犯缘
释迦
火种居士
天树王
诸行流转智多诸行还灭智
石地藏
烦恼业苦
释氏稽古略
方便道
摄末归本识
瞿夷
【大藏经】永嘉证道歌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修学佛法以什么为基础和根本

要如何化解情绪呢
为什么会忙会累
沃尔玛老总的故事

四种良马巧喻众生根器

舍利弗降伏六师外道

福报越大生死业力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