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十乘观法之第一。就一念之心而观不思议之理也。境者理之别名。对于理之智谓之境。不思议者即空即假即中也,此法三而一,一而三,三一互融,而不前不后,指此而云不思议也。此不思议之理,就于一念之妄心而观之也。要之照一念之妄心即三千三谛之妙理而已。四教仪曰:“观不思议境。谓观一念心。具足无减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即此之境即空即假即中。更不前后。广不圆满。横竖自在。”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众学,梵语 ?iksā-karani,巴利语 sikkhā karanīya。意译应当学、应学作。乃戒禁触犯突吉罗罪(梵 duskrta,意译...(名数)十恶者:一杀生。二偷盗。新云不与取。三邪淫,非自之妻妾而行欲者。四妄语,新云虚诳语。五两舌,新云离间...梵名 Bimbisāra-pratyudgammana。全一卷。宋代法贤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叙说频婆娑罗王闻佛声名,往诣佛所,...(衣服)三衣中之中衣也。梵名郁多罗僧Uttarāsaṅga,译为上着衣。计其条数谓之七条。...【无明与非福行为缘】 p1088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六页云:诸有现前爱非爱境增上力故;发生欲爱,起不善根,造非福行...【不相间杂如来解脱妙智究竟】 p0346 佛地经论二卷四页云:不相间杂如来解脱妙智究竟者:显示世尊受用身分殊胜功德...(术语)谓之结跏趺坐。以是为修禅人之坐法也。智度论七曰: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稳不疲极,此是坐禅人坐法,(中...为法华经所说之火宅喻故事。据法华经卷二譬喻品载,火宅中之诸子,出宅外向长者求车;藉以比喻众生厌离生死,而愿求...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说:若有人能称是五十三佛名者,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若复有人能至心敬礼五十三佛者,除灭...(物名)旧作毗琉璃,琉璃,鞞头梨,鞞稠梨夜等。宝珠之名。...据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十七去来品举出菩萨度化众生之四种法门,即:(一)智门,菩萨以大智慧善知一切众生之根性,...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龙藏本)...
问: 判断众生是否生西,唯一标准或标志是头顶热对吗?我所见闻的助念团队在宣说他们助念结果时,有的不说头顶热,...
我有一个信众,他相信自己的命不好,非常迷信紫微斗数,每天出门前、回家后,一定会用紫微斗数算一算。有时连出门坐...
《普贤菩萨警众偈》曰: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对于世间的大多数人来说,明知生必有终,却总是...问: 在家居士如何去除贪、嗔、痴、慢、疑等习气? 慧律法师答: 在家居士首先要懂法,多看师父的光碟,做笔记,与...如果你对工作有非你不可的责任和使命感,做起事来一定也能甘之如饴。反过来说,如果你觉得因为别人都不愿意做,所以...
释迦牟尼佛一日于众会中开示大众:我于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时代出家学道,听闻五十三佛的名号,合掌欢喜,随...选一则旧时的故事给大家:从前有一位书生,姓焦名雄,与数位同学赴京赶考。 有一天,他们将船停在岸边,正好遇到一...
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位国师,名号为龙裤(法名已经佚失),俗姓郭,福建漳州人,从小没有读过书。出家之后,师父教...
观不思议境
【佛学大辞典】
上篇:观力 | 下篇:两重能所 |
(杂语)又作婆罗必哩他仡那,婆罗必利他伽阇那。译曰愚异生,小儿别生。凡夫之别称也。凡夫愚痴,而生死之果报各别...
百众学
十善十恶
频婆娑罗王经
七条袈裟
无明与非福行为缘
不相间杂如来解脱妙智究竟
禅坐
求车
五十三佛
吠琉璃
菩萨四法门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判断众生是否往生,唯一标准是头顶热吗

不要老是生活在怀疑之中

如果,今天就是生命的最后一天
修行有什么快捷方式
圣严法师:别人不做的工作都由我来做吧

释迦佛与三千佛缘
心存善念就能逢凶化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