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四卷,元觉岸撰。用编年之体。以历代统系为纲,而以有佛以来,释家世次行业为纬。援据颇博。见四库提要。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忍】 忍者忍耐,忍耐违逆之境而不起嗔心;又安忍也,安住于道理而不动心也。《瑜伽师地论》曰:‘云何名忍,自无...1、色、声、香、味、触。色是指美丽的色相;声是指宛转的声音;香是指芬芳的香气;味是指可口的美味;触是指适意的...梵语 jayanta, jayanti。意译战胜。即能降伏他人之意。大日经疏卷十有(大三九·六八三下)“阿波(入)啰誓帝(无...(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又云空见论。立无原因结果理,又世间一切法悉空之外道诸派总称也。据义林章二谓诸邪见外道...台宗所立四土: 一、凡圣同居土 凡圣同居土者,人天凡夫,及声闻缘觉等圣者,同居之国土。有秽有净,谓如此土...(术语)六念之一。念持僧之功德而不忘也。...(名数)于欲界与上二界四谛之理忍可印证之智也,忍可印证欲界之四谛谓之四法忍:一苦法忍,二集法忍,三灭法忍,四...亦名:月望衣戒缘起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佛在舍卫国,但三衣比丘有僧伽梨故烂,十日中间,便不能办,听畜长衣...【所系缚】 p0737 瑜伽八十四卷十六页云:所系缚者:是一切结所居处故。...四王天和忉利天。...【杀生】 即杀害人畜等一切有情的生命。为十恶业之一,五戒之一,八戒之一,十戒之一。大乘佛教为避免杀生,而禁止...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
净土宗很难的就是信心,信心一定要具足。真信一定要用教理来判。小乘要见道证初果,大乘的根性初住,别教的初地,圆...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
《竭诚方获实益论》中的再一则,讲到受持《法华经》。我们来看: 唐僧昙韵,定州人。行年七十,隋末丧乱,隐于离石...
人对事物的认知有三个境界。要想提升生活的境界,就要先提升认知的境界。 桂琛禅师去参访玄沙禅师。 玄沙问:三界唯...
问: 印光法师十念法,是十口气念佛还是念十声?临终十念是十声念佛吗? 宏海法师答: 首先讲临终念佛,如果按照经...当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还是一位上校的时候,他率领着他的部下驻守在亚历山大里亚。当时,那里正在选举弗吉尼亚议会...
大家在同一个道场,熏修、共修,非常好。为什么?如果一个人在家里修行,可能种种懈怠放逸往往会现前;如果是一个共...
从佛陀的预言,我们现在是在一种下坡的阶段,叫末法时代。它一代不如一代──魔强法弱,正法的力量慢慢薄弱了,干扰...
释氏稽古略
【佛学大辞典】
上篇:释氏 | 下篇:释外道小乘涅槃论 |
禅林用语。指并未真实明了佛法之禅徒。又作杜禅和。禅和,即指禅僧、禅徒。碧岩录第六十四则之夹注(大四八·一九四...
忍
五欲
阇演帝
因果皆空宗
四土(二)
念僧
八忍
月望衣过限戒缘起
所系缚
四王忉利
杀生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信心是净土法门最大的难处

天下最大恶行就是杀生

竭诚受持《法华经》得感应

认知的三个境界

「十念法」到底怎么念
化干戈为玉帛

念佛共修的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