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以喻菩萨,声闻,阐提之三种。涅槃经三十三曰:“善男子!如三种田:渠流便易,无诸砂卤瓦石棘刺,种一得百。二者虽无沙卤瓦石棘刺,渠流险难,收实减半。三者渠流险难,多诸沙卤瓦石棘刺,种一得一,为槁草故。善男子!农夫春月先种何田?世尊:先种初田,次第二田,后及第三。初喻菩萨,次喻声闻,后喻一阐提。”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天名)Rudra,又作涝达罗,噜捺罗。译曰暴恶,黑天。自在天之别名也。俱舍光记七曰:恒以苦具逼害有情,名恒逼害...(人名)Sujātā,又作须阇提。善女名。本行集经二十四曰:有善女名须阇多,隋言善生。贤愚经二曰:须阇提品。...(譬喻)教法之一味,譬之雨,佛虽说一味之法,然众生随机缘而有差别,如草木之于雨然。法华药草喻品曰:一雨所润。...【慧宝成就】 p1319 佛地经论二卷十二页云:此慧能招最上义故;名为慧宝。是诸声闻,具此慧宝;是故说名慧宝成就。...【圣者不造欲界引众同分业】 p1227 大毗婆沙论五十三卷十五页云:问:圣者为造欲界引从同分业不?有说:不造。所以...(术语)波颇蜜多罗三藏五教之一。即华严经也。...据大妙金刚经所载,八大明王系指八大菩萨所示现之八大金刚明王,即:降三世、大威德、大笑、大轮、马头、无能胜、不...亦名:三衣品数、正衣从衣 子题:七十二种三衣、正衣、从衣、大衣正有十八品、大衣从有六品、九条从衣有六、三衣数...【火遍处】 p0373 集异门论十九卷十二页云:问:火遍处定,加行云何?修观行者、由何方便,而能证入火遍处定?答:...(修法)以不动明王为本尊,为息灾增益而修之祈祷法也。...(杂名)半开而将满开之莲华也。秘密念佛抄曰:观音手执未敷莲,作开敷势,即此表示也。...(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佛说出家功德经...很多朋友都问过我,你念了多年的佛了,念佛有没有感应?我说当然有啊,他们就会说是见到佛菩萨了还是看到放光了,闻...我是省城重点中学的教师,爱人是医务工作者,夫妻可以说感情弥笃、夫唱妇随,家庭关系十分和睦。在单位工作认真踏实...我们年轻时学佛也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这个僧、那个僧,永不皈依什么邪魔外道、天魔、天人!当然,这...
今晚我们讲如何开发自己本有的智慧,如何能够增长智慧,这些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容易令我们生烦恼的事情。这样在这...
昔日,于波罗奈都城,有梵与王治国。那时,释迦菩萨投生为鹌鹑,与几千只鹌鹑朋友,同住在大森林里。 当时,有一位...
菩萨戒也称大乘戒、佛性戒、一心戒、心地戒、方等戒、千佛大戒等,是修大乘菩萨道者所应受持的戒律。其内容为三聚净...
诸位想想看,你为什么到净土去,不是去享受快乐的。你看《阿弥陀经》前半段,用快乐来引导你,七宝池、八功德水。但...
佛出世的因缘为的什么?因为佛是觉的,人是迷的。人既是迷的,所以人就要受一切烦恼生死的苦。佛本大慈悲心,乘大愿...
三田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目 | 下篇:三句 |
(541~607)隋代僧。江都(江苏扬州)人,俗姓蔡。祖籍济阳(河南)考城。七岁出家。先后从邺下之颖法师、江都之强...
鲁达罗
须阇多
一雨
慧宝成就
圣者不造欲界引众同分业
观行教
八大明王
三衣正从
火遍处
不动法
未敷莲华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时时刻刻都得到加持和摄受
坦然还儿债
南怀瑾老师:学佛后对鬼神也应该和善恭敬

八种开发智慧的方法

【推荐】争吵是灭亡之源

略谈菩萨戒中的「说四众过」问题

为什么到净土,不是去享受快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