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过现未迁流谓为世,彼此间隔谓为间。有为法之别名也。一切有为法分类为三种:一、五阴世间,又名五众世间。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之五法也,十界之五阴各各差别,各为五阴世间。二、众生世间,又名假名世间。假五阴和合之上名为众生者,上自佛界,下至地狱,各各差别也。三、国土世间,又名器世间。众生所依之境界十界各各差别者,是五阴中假立于色阴之上者。要之第一为实法,第二第三为假法,假法之中,分正报之内身与依报之外器。说见智度论四十七,止观五。【又】一、器世间,即国土世间。举释迦如来所化之境。二、众生世间。举释迦如来所化之机类。三、智正觉世间。具如来大智慧,觉了世间出世间之法者,是释迦如来为教化一切众生种种差别之智身也。此三世间于如来教化上立之。说见华严大疏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有为法】 为者谓有所作为、造作之意。又简称有为。乃泛指由因缘和合所造作的现象;狭义而言,特指人的造作行为。...(1011~1081)日本天台宗僧。京都人,为藤原佐理之子。从其族兄文庆受内外之学及显密之法,后专诵持法华经。延久四...(术语)对久行人而云,新回心忏悔修佛道之人也。...(人名)Gautama Saṇghadeva,瞿昙姓。僧伽提婆名。译曰众天。罽宾国人,与慧远竺佛念等共译诸论。见历代三宝记七...【三胜学】 p0175 瑜伽二十八卷一页云:云何为学?谓三胜学。一、增上戒学。二、增上心学。三、增上慧学。云何增上...(术语)以十二因缘配于三世言之。一、识,胎内受生之一念。二、名色,心为名。身为色。在胎内心身渐成长之位。三、...证悟诸法一实相的智。...节,指四节(结、解、冬、年)。禅林于入四节之际,书榜以示之,乃陈贺之仪。[禅苑清规卷二冬年人事] p2540...(术语)四谛之一。无漏之三学可以到涅槃之正道也。此道谛为因,灭谛为果,灭谛者,涅槃也。是为出世间之因果。...又作求化、奉加、劝财。指劝化信徒,使其布施,以供佛堂寺塔之新造、佛具之补充修理等用途。又以募化乃劝募而结佛法...(术语)一陀罗尼也。明为真言陀罗尼之异名。此从佛口所出之陀罗尼,犹佛身所出之光明。故以为名。大日经疏十二曰:...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
智仙,俗姓李,仙居人(浙江永安县)。从小就不好乐于世俗的生活。出家后,游学到天竺寺,在首座和尚明义法师座下悟...
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的故事呢,我们又挪步到这块石头这儿来了。大家看到了惟妙惟肖的两块石头,一上一下,栩...
我们说修道是什么?修道就是修心,就是修我们的念头,用通途教理的话来说一念具足十法界。凡夫众生他一定是有念的,...徒弟擦一面镜子,边擦边说:这镜子可真是贱货,几十元买了这么一大面! 师父笑着说:你可别小看了这镜子啊!它可...从前有个少年由于贫困,苦恼,迷上了求仙拜佛,可以解脱各种烦恼过神仙似的生活,在他家里只有母亲与他相依为命,生...喜欢付出,福报就越来越多; 喜欢感恩,顺利就越来越多; 喜欢助人,贵人就越来越多; 喜欢抱怨,烦恼就越来越多;...
我出家以来,在江浙一带并不敢随便讲经或讲律,更不敢赴什么传戒的道场,其缘故是因个人感觉着学力不足。三年来在闽...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佛说四十二章经》 上章说真谛...
三世间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世佛 | 下篇:三世了达 |
全一卷。日本天台宗圆珍撰。又称甘露集。收于大正藏第七十四册。乃比较诸宗教相之同异,并说明大要。若依教相之不同...
有为法
成寻
始行人
瞿昙僧伽提婆
三胜学
现在五果
一相智
至节陈贺
道谛
募化
一明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一生所系惟念西方,佛声浩瀚仙乐满耳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二龟听法

要了解我们自己的念头
镜子老师
佛法不在远处
你喜欢哪几种呢

弘一大师开示律学要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