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鸣钟之法,起止之二,名为触钟。见象器笺十八。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乃指定、慧之二庄严。空海之吽字义(大七七·四○七上)谓:“二美具足,四辩澄湛,即是圆德之实义。” p205...(一)位于湖北黄梅县四祖山上(西山)。又称四祖寺、慈觉寺。禅宗四祖道信开创于唐武德年间(618~626),其后道信亦...轭有四种,谓欲轭、有轭、见轭、无明轭。障碍离系是轭义,违背清净故,此亦随其次第习三求者相应现行。...中国佛教古寺。位于北京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端。相传唐太宗为悼念征辽阵亡将士,于贞观十九年(645)诏令修建,武则...【现量无分别】 现量是不含有分别计度的认知,是感觉器官直接接触外境。前五识是直接的接触,只有第六识才起分别计...谓烦恼与涅槃二者相违。据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二载:(一)烦恼,即指无明贪爱之惑。众生随顺烦恼,流转生死,故违涅槃之...(术语)大日如来之教令坚固,破摧诸怨敌,如转轮王之轮宝,故谓之教令轮。理趣释下曰:毗卢遮那佛转法轮。轮有四种...【三身依三土】 p0199 成唯识论十卷十七页云:又自性身,依法性土。虽此身土,体无差别;而属佛法相性异故;此佛身...又作顺取依。指五根。根与识共取现在之境,称为同境。根照境如同珠光照物,然根无虑知之作用,须依五识方起虑知之作...【无明别有心法】 p1079 瑜伽五十六卷十七页云:复次当知无明、智所对治,别有心法,覆蔽为性。非唯明无,亦非邪智...【恶说者性】 p1159 瑜伽六十四卷十七页云:复次由五种相,当知建立恶说者性。一、无行故。二、邪行故。三、不忍故...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
虚云老和尚在世时说,那些持咒的人,利用持咒来破除妄念,若能妄念不生,得大总持,就可以得到神通,但是持咒必须具...
佛经里有一个故事,在佛法盛行的时候,有一位虔诚的居士,每天发心供养比丘,当时有一位已经证得阿罗汉圣果的比丘,...
韩忠献公曾经说:无论遇到君子或小人,都应当诚恳对待他们。当我们确知对方是小人,只要浅交就行了。 一般人对于小...少吃肉!可以救活许多人!! 根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每2.3秒就有一个儿童死于饥饿,从你开始这两行文字的期间,已经死...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为此我们想出很多很多的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这就好像头痛医头...
如果土壤中没有种子,就不会有禾苗破土而出,也不会有后来的百花竞放和绿叶葱茏,更不会有后来的累累硕果;同样,对...
五停心观指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念佛观、数息观等五种停止、息灭心中烦恼魔障所修的观想方法。 大乘佛法以成佛...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随随便便说人家的短处.或揭发别人的隐私,不仅有碍别人的声望,且足以表示你为人的卑鄙。 ...
触钟
【佛学大辞典】
上篇:触秽 | 下篇:触筹 |
指设斋以宣讲赞叹地藏菩萨之法会。又作地藏讲、地藏会、地藏祭。此地藏盆之法会,原为我国古来之风俗,后盛行于日本...
二美
正觉寺
轭
法源寺
现量无分别
二法相违
教令轮
三身依三土
同境依
无明别有心法
恶说者性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持咒必须有正知正见,若为求神通便是魔见

欢喜恭敬出家人,母狗投胎成为公主

容易发怒,乃福气浅薄之人
肉食将导致全球粮食危机

一个让家庭财富事业统统改变的方法

时时修正我们的思想

五停心观对治五种烦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