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Sudāya,Sudāna,又作须陀,须陀那,沙弥名。译曰善施。俱舍光记十四曰:“苏陀夷,此云善施。年始七岁。佛问:汝家在何?彼答言:三界无家。称可佛心。未满二十,佛许僧中羯磨受戒。”旃陀越国王经详说之。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止持与作持。为戒律之两大类。又称止作二持、止作。(一)止持,止者制止,即制止身、口,不作诸恶。依止而保持戒体,...【意根于二处增上】 p1210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二卷十页云:意根于二处增上。一、能续后有,二、自能随转。能续后有...【长养】 p0799 俱舍论二卷九页云:饮食,资助;睡眠,等持,胜缘所益;名所长养。有说:梵行,亦能长养。此唯...(术语)黄色方形之金刚轮,即地轮,谓之大因陀罗轮。于此中观阿字,谓之大因陀罗观。大日经疏十一曰:言大因陀罗观...【一弓】 p0001 四肘为一弓。如色之分齐中说。...全称往来娑婆八千返。即谓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成佛,乃非今生之事,早于旷古之前已然成佛,现今仅为救度众生而来此...梵名 Rsabha 或 Rsabhanātha。意译牛仙。为中印度憍萨罗国阿逾陀王之子;为佛出世以前,盛行于印度之三种外道仙人...【归依有四正行】 p1418 瑜伽六十四卷一页云:当知归依有四正行。一、亲近善士,二、听闻正法,三、如理作意,四、...【灭类智】 谓观欲界灭谛之后,复观上二界灭谛,真智明发,是欲界灭法智之流类,是名灭类智。...【造】 p1014 五事毗婆沙论上四页云:问:造是何义?为因,为缘?若是因义;此四大种,于所造色,五因皆无。如何可...凡五卷。宋代陈舜俞着。书成于熙宁五年(1072)。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本书系有关庐山白莲社之净土教及著名禅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朋友对妙智说:人活着,特累。 不能做真实的自己,处处为生活所逼,说违心之话,做违心之事。戴...
利行者,乃菩萨行利生之道也。 大凡悟道之人称菩萨,未悟道之人,所行之行与菩萨行相同,亦称菩萨。前之喜舍,以财...
一鬼问言。我有一夫。而畜多妇。我应直宿。而不见纳。何罪所致。 答言。汝为人时。不敬夫主。邪淫无礼。今受花报果...问: 弟子学佛时间较短,请问在念完阿弥陀佛圣号后,是否需要回向?如果需要,回向的内容是什么? 大安法师答: 需...印光大师是现代著名高僧,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大师一生常以书信法语开示弟子,告诉弟子往生净土的修证方法和为人处...
了知六道众生都对我们有恩德,这是一个全新的观念。所以我们就得要尊重一切众生,要报一切众生的恩,在菩萨眼里,就...佛陀在罗阅祇耆阇崛山说法时,国中有一淫女,名曰莲华。 她自觉地发出善心,去放下一切世事,出家为比丘尼,独自向...我们今天在没有讲《楞严经》的总纲以前,要讲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出自《阿含经》,也跟《楞严经》有很重要的息息相关...
苏陀夷
【佛学大辞典】
上篇:苏陀 | 下篇:苏陀扇陀 |
指佛陀之荼毗。荼毗,为火葬之意。佛陀之荼毗以旃檀为薪,燃之成烟,故以“旃檀烟”为佛陀荼毗之代称。 p4120...
二持
意根于二处增上
长养
大因陀罗观
一弓
往来八千返
勒沙婆
归依有四正行
灭类智
造
庐山记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戴着假面具

菩萨行利生之道

皮肤粗糙不干净,是什么罪业导致的呢
念佛后的回向内容
印光大师法语的人生哲理
